袁丹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保證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教師除了需要讓學生高效地掌握教學知識以外,還需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積極自主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推動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的同步提升,進而保證學生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
關鍵詞:思維能力;培養;小學數學;教學初探
數學教學具有著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為輔的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教師就需要同時注重學生直觀形象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的同步強化,以達到全面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目的,推動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點,深入探究有效地數學教學策略,清掃掉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障礙,促使小學數學教學任務得以更高效的完成。
1 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明確學生的思考方向
一個正確的思考方向也會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成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就可以指明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方向,讓學生再明確的思考方向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以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進而保證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學習西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比較》一課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學習完符號“>”、“<”和“=”的含義以后,就可以給學生列出一些五以內的數,讓學生進行大小的比較,并且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判斷這些數的大小的,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高效的掌握課堂知識。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進行課堂知識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學習中初步的掌握一些比較的方法,形成比較的能力,獲取更多的數學學習經驗。最重要的是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讓學生尋找到正確的思考方向,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綜合性成長。
2 引導學生進行錯題總結,讓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透徹的掌握教學內容,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總結記錄,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明確地了解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薄弱之處,還可以讓學生在總結過程中發現自己在思維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并進行及時有效地改正,以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善于總結與反思的良好思維習慣,進而保證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學習西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進位加法》一課時,為了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透徹的理解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題記錄到錯題本上,并讓試著分析自己出現這些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對待這些錯題都存在哪些疑惑,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總結反思過程中對知識產生更深的記憶與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及時發現并改正自己在知識思考過程中的錯誤,以確保學生正確學習思維的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保證學生可以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向,教師在學生完成錯題總結以后可以將學生的錯題本進行收集檢查,并再次分析學生的學習思路,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在數學思維運轉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學生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以推動學生思維能力與學習效率的同步提升,進而保證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3 實施數形結合教學法,增進學生的思維深度
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教學思想,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必要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的實施數形結合教學法,可以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理論知識以更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弱化數學教學的難度,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數學教學知識,以保證學生數學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同時,通過數形結合教學法的有效實施,還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創造力,增進學生的思維深度,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技巧,達到推動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全面發展的目的,以保證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學習西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11減幾》一課時,這節內容的例題是以分鉛筆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減法計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施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理清題意,掌握11減幾的基本計算技巧。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例題的題目先給學生展示一捆鉛筆外加1根鉛筆,告訴學生這一捆代表10根。在講解小男孩拿走2根后,還剩幾根鉛筆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因為單獨的1根鉛筆沒辦法滿足給小男孩2根鉛筆的需求,所以我們就需要向那一捆鉛筆里借,先用從一捆的10根里給他兩根,然后再加上之前多出的一根就是我們給了小男孩后剩下的。將例題文本知識以這種更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示出來,不僅更方便學生進行題目的理解,還可以促使學生可以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11減幾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深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以此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在教學道路上的不斷前進與突破。
4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教育改革給教師所下達的教學任務,更是為了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抓住小學階段學生的可塑性,實施有效地數學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數學教學的思維局限性,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優質的數學學習空間,以促使學生在高效掌握數學知識的還能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學習思維,形成自己獨特的數學學習思維模式,為學生今后更高效地開展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進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參考文獻:
[1] 崔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法初探[J].科學中國人,2016(09).
[2] 李世春,李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法初探[J].新課程學習(下),2014(03).
[3] 馮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J].北方文學(下旬),2012(08).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養馬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