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是集合運動技能、運動知識以及運動訓練為一體的課程,對高中生的理念與素養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新課標背景下,對體育課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僅要實現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結合,還要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與興趣。如何提高農村高中體育的教學質量,逐漸成為體育教師探索的重點內容。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農村高中體育教學充分融合,則實現文體雙發展的目標,不僅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傳統文化;農村高中;體育學科;學科融合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展,教學模式方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也大幅增長。首先,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的相互結合,不僅豐富了體育內容,也使教學活動更具樂趣,改善了農村高中體育教學的枯燥與乏味的現象。其次,充分地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將體育運動的內容與技巧通過視頻進行標準化演示,讓體育教學的動作更具規范性,同時也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改善。因此,信息技術、傳統文化、農村高中體育課程三者之間的有機融合,不僅能有效地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還能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體系。
一、 傳統文化與農村高中體育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一)加快高中體育課程教育改革
尊重學生與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新課標的重要要求,調動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在新課標背景下,全國高中都在努力探究高中體育課程的創新教學模式,但效果卻不明顯,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降低了高中體育的教學效果。長期以來,高中體育始終采取較為單一的項目訓練,不僅削減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還使高中生產生了抵制心理,無法發揮高中體育的教育目的。
因此,為了改變現階段高中體育的教學現狀,最好的方案是加強文化知識與體育教學的共同發展,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在教師的科學領導下,提高學生的體育內涵。比如,很多高中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體育課程中引入太極拳、民族舞等,進而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加快高中體育課程的教育改革。
(二)融入傳統文化有助于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
以我國現階段體育事業發展為視角,高素質全能型人才的缺乏依然是體育教學發展所面臨的嚴峻問題,運動技能與身體體質的培養是傳統體育教學的主要形式,但缺少傳統文化知識的講解,人才的發展結構也較為固定,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正因如此,在新課標改革過程中,重點強調學生傳統文化的培養,使高中生的體育學習更具整體化與系統化,防止出現“重技能、輕知識”的教學缺陷,根據農村高中生的具體情況,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理論與體系,增加學生的知識閱歷,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型體育人才。
二、 傳統文化與高中體育教學融合的可行性
(一)豐富的傳統文化為高中體育教學提供了多種融合方式
傳統文化是我國多民族發展的結晶,也是優秀文化的積累與沉淀,歷經時間長河的不斷洗禮,文化的核心與精髓被完整保留,成為支撐我國文化發展的基礎,更是華夏民族發展的精神來源。在我國各類傳統文化活動中,人們經常感受到體育運動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例如,古代蹴鞠運動是現代足球的雛形,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再比如,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不斷演化過程中形成了各種民族,而民族舞則是在長期的生活活動中不斷創新與發展,所以演化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上述運動形式,不僅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充分地展現蘊藏在運動形式背后的傳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附加形式,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
(二)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好奇為課程融合提供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學生只有在興趣的引領下,才能積極地加入教學活動中,學生才能充分地掌握與體育相關的教學內容。高中是學生人生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實現學生快速成長的重要階段,雖然已經沒有小學生那般的好奇,但學生對傳統體育文化依然有著較強的好奇心,當這種好奇轉化成渴望后,學生會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給傳統文化與體育課程的有機結合奠定堅實的基礎與保障。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活動中,帶領高中生走向體育教學的更深層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豐富體育教學的基礎內容。
(三)高中體育具備滲透傳統文化的要求
在高中體育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材中都能滲透傳統文化。例如,在體育項目的選擇方面,可以將中華武術視為體育特色項目,原因有二,其一,中華武術能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道德品質;其二,還能讓我中華武術發揚光大,在培養學生良好身體素質的前提下,增加學生愛國情懷。比外,在體操項目中,尤其是器械類的運動項目,比如跳箱、單桿等項目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要在學生的相互保護與幫助下才能完成,該類項目實現了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例如,培養學生果敢的精神、不畏懼困難的決心,以及積極進取的恒心。此外,還有一些項目要在團隊的配合下完成,無論對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還是集體主義精神,都起到促進作用。
三、 高中體育教學中所涉及的傳統文化
(一)豐富的道德理念
現階段,部分高中生都缺少社會責任感,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要努力提升學生的個人道德素養,為自己的人生設定目標,并將愛國齊家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要發揮出合力,通過儒家思想提高學生的社會使命感,讓學生的胸懷更為寬廣,讓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工作生活,都要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不束縛于個人利益。
(二)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任何的公平公正都要以自身為出發點,這也是儒家思想所要宣傳的重要內容,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通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指導,在很多體育項目上要相互幫助、相互保護下才能完成。所以,學生要端正學習思想,并通過這種正確的態度去感染其他人,只有別人在自身的保護下實現了成功,自己自然也就得到了成功,充分地體驗體育學習過程中的付出與樂趣。
(三)好學慎思、明辨篤行,端正學生生活態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出現了較大的改善,學生生活在充滿物欲的社會,很容易造成思想上的偏差。因此,要降低學生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防止出現過度享受生活的現狀,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追求理想與學習奮進上,使其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在農村高中體育課堂,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當困難出現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不怕苦、不畏懼困難,敢于前行的樂觀精神與思想。
(四)尊老愛幼,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禮記》中說道,“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在農村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也要堅持這樣的思想,將尊老愛幼的理念融入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思想意識,還能樹立學生遵守紀律、服從分配、合作進取的思想品德。因此,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思想理念的引導,經過教師合理的點撥,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真正地發揮兩者有效融合的教育合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四、 傳統文化與農村高中體育學科教學融合的具體路徑
(一)以興趣為切入點,豐富高中體育的教學內容
興趣是學生主動加入體育教學的前提,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升,以及高中生所存在的客觀現狀,導致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情況各異。因此,學校在體育課程的設置方面,一定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尤其面對身體素質差別較大的學生,要采取個性化教學模式。例如,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對體育課會產生畏懼的心理,此時,教師要采取創新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講述一些勵志的經典故事,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知,在教師的不斷鼓勵與激勵下,學生會逐漸地喜歡上體育課。而針對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降低課程的難度,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加入教學活動
即便是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學模式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并根據農村高中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符合其發展的教學模式。針對體育教學而言,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樹立動起來的思想,讓學生在該思想下主動地參與訓練過程中。同時,靈活運用競賽、比賽等多種教學形式,讓高中生帶著飽滿的熱情加入體育教學。例如,在高中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一場小型的比賽,輸的學生或小組要為大家講一些與體育相關的傳統知識,不僅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團隊精神,還能強化傳統文化學習。
(三)發揮高中生教學主體的作用
在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是教學主體結構,在高中體育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針對體育技能方面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加強講解力度,并通過標準性的動作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不僅避免了學生出現錯誤的動作,同時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針對體育理論知識性的內容,要充分發揮高中生教學主體的作用,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加強對知識的預習,在學生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并在小組交流與分享的過程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能使學生掌握傳統的文化知識,進而實現傳統文化與體育課程的相互融合。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要求體育課程要不斷地良性創新,以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農村高中體育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從多個維度提高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發展,為社會輸送優質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無論在形式方面,還是在內容方面,都充分地展現出諸多的優勢性,農村高中體育與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不僅推動了高中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也為社會培養了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煜庭.我國傳統文化對學校體育代表隊訓練及比賽的影響[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110.
[2]胡明輝.高中體育中融入傳統武術的教學創新初探[J].讀天下:綜合,2018(14):65.
[3]辛永林,趙聞,吳曉花.體育: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9-102.
作者簡介:
馬德斌,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渭源縣第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