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梅
摘?要:結合我國教育現況,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拿中小學語文學習舉例,在教師的教育和引導下,學生形成了與之相應的濃厚語文學習興趣,能夠積極地進行語文學習、探索思考,廣泛地進行課外閱讀和資料查找。然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注重興趣的手段功能,而忽視了其目標功能。本文將探討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存在的誤區和出現的原因。
關鍵詞:探索?新課程?中小學?語文?學習興趣?培養?誤區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教師。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一線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出現注意間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的情況,而不是直接對學生進行興趣激發。這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對其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是不利的;對于中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不利于開展高效的教學課堂和教學效率。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學習興趣激而不發,培而不養情況的出現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造成的。
一、教師在教育引導過程中,重視興趣的手段功能
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育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往往注重興趣的手段功能,而忽視了興趣的目標功能。其含義是指注重創新教學方式,而忽略了學生是否養成正確的學習興趣。興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具有不同的分類標準。比如可以根據興趣的穩定表現程度大體分為個性化興趣和情境性興趣。個性化興趣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的特點。情境性興趣的特點是學生在某節語文課的學習中,在教師的良好引導下,外在地表現出個性化興趣,從而進行高效的學習。由此可見,個性化興趣和情境性興趣猶如人類情感和情緒的體現。教師通過高質量的教學教育、課堂有效地引導能夠激發學生的情境性興趣。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在情境性興趣的影響下,形成個性化興趣。個性化興趣的具體表現不僅是在語文課堂上能夠進行高度的學習理解,同時還是對課外或者是與語文有關系的內容都會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通過觀察發現,中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產生了情境性興趣還是已經養成了個性化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通過結合新課改后的教學方式,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情境性興趣,這個時候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課本內容延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從而使學生進行課后的學習和資料查詢,逐漸地幫助學生養成個性化興趣。又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燈籠》一課時,教師通過課前提問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對本節內容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理解明白本文作者的情感變化和家國情懷。因此,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興趣的手段功能,同時還需要注重目標的興趣功能。使學生情境性興趣和個性化興趣能夠有效地進行結合,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對中小學語文課的開展狀態而影響到語文學習興趣的情況出現。如果教師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只是停留在情境性興趣,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養成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通過大方向的掌握和調整,將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情境性興趣,而且對學生個性化興趣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間接學習興趣和直接學習興趣不能夠有效結合
對于處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在教導過程中往往通過運用多媒體播放課件、設置學習小組、課本內容導讀朗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等方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學興趣的含義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直接產生的興趣,愿意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間接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教師的教育引導贊美、同學的學習情緒感染或者是家長的獎勵承諾等,而產生的間接學習興趣。二者之間所有不同,但是對于促進中小學生的學習和增加教師的教學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都是屬于間接興趣。例如:在教師教導學生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社戲》一課時,本文具有敘事性和故事性,通過教師組織課堂角色扮演等新課改后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時產生間接的學習興趣。又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一課時,通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舉例說明,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本課內容的認識理解。學生只具有間接的學習興趣對于語文素養的養成是遠遠不夠的。間接學習興趣雖然也十分重要,對于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間接學習興趣受外在影響因素太多,一旦外在因素減弱或者是不存在的時候,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為了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要在學生產生間接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通過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法,去幫助學生養成直接學習興趣。二者的有效結合,這樣才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進而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結語
總而言之,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課堂教學創新方法的運用,而忽視了學生是否能夠真正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興趣。我國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激發、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但是由于教師本身對興趣的認識比較模糊不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夠得以正確的養成。針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可以通過樹立正確的興趣觀念,從而幫助學生不僅能夠學會課本知識內容,形成正確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為日后的學習生活和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永紅.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氛圍[J].學周刊,2020(20):50-51.
[2]王英芝.語文課堂教學應重視學生的表演[J].黑河教育,2020(06):37-38.
[3]孫艷萍.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J].黑河教育,2020(0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