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來了解與認知音樂中所表達的藝術形象,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主觀事物分析力,從而使其獲得對音樂的感受,為其在音樂學習以及歌唱中奠定基礎。但從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實際情況來講,教師只注重與學生講述傳統的書本理論知識,沒有意識到節奏訓練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將針對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要點進行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節奏訓練?要點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創新與改革,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也逐漸地被凸顯出來。小學音樂教學可以舒緩學生情緒,洗滌并凈化心靈,促進品格修養,培養藝術感,調動學習積極性。小學音樂教學對小學生起到了啟蒙作用,可有效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感知,為其發展今后的多彩人生奠下基石。而節奏作為音樂的骨架,沒有節奏那么旋律就不能存在,因此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只有合理地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才可以讓學生擁有良好的節奏感,有助于小學音樂教師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可以對學生的音樂的理解與感知能力起到提升與促進的作用,還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對歌唱的興趣及熱愛。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節奏訓練入手,讓學生逐漸地掌握歌曲的節奏,然后在節奏基礎上,在掌握歌曲旋律與音準,提升學生歌唱能力。同時在節奏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開發學生思維能力,使其增加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認知。對小學生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節奏訓練,也可以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喜愛與興趣,并享受到音樂所帶給自己的樂趣,培養學生正確的音樂學習狀態,進而有效地促進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掌握要點
1.運用生活中的聲音進行節奏訓練
就音樂來說,它是人類歷史長河發展中創造的一門藝術,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隨著音樂的發展也逐漸地演變成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因此,對小學生開展音樂教學,可通過應用生活中的物品與聲音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富有節奏的聲音進行模仿。如火車行駛聲、雨水敲打聲、風聲、心跳聲、鐘表聲等,增加音樂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聲音的模仿中,在模仿中逐漸掌握聲音節奏。
2.運用易懂的童謠進行節奏訓練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音樂教學,因此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運用創新的音樂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知識點的變通,比如,學生不太喜歡課本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通俗易懂的童謠進行陜西,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再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將音樂學習興趣強加給學生,這樣就違背了開展音樂教學的初衷,對以后小學音樂教學起阻礙作用,小學音樂教學要以培養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不要有強制性。
3.運用打擊樂器進行節奏訓練
打擊樂是最具音樂節奏感的音樂形式之一,而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包括編鐘、編磬、鼓、鉦等。其中鼓是每個國家與地區最為常見的傳統打擊樂器,但是因為國家與地區的差異性,鼓的形式與鼓樂都會有不同的差距,但是其本質上是相同的。鼓作為節奏感很強的打擊樂器,同時也是較容易掌握的音樂形式,將其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可培養學生節奏感,使學生找到節奏的真諦。
例如,在開展“小鼓響咚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欣賞,充分地了解歌曲的內容,然后再為學生展示所準備的小鼓,然后對學生進行介紹。然后教師將準備好的小米粒放在鼓上,使用不同力度按照xx x x|xx x -||節奏對鼓進行敲擊,讓學生觀察小米粒變化并找出規律,使學生了解到再音樂中我們用力度記號標記強弱來表示聲音的大小,然后讓學生以拍手掌的方式對xx x x|xx x -||節奏進行練習。最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歌曲的學習,并將學生分為男女兩組進行演唱,女生演唱時男生通過為女生打拍子,男生演唱女生打拍子。
4.運用游戲教學法進行節奏訓練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身體機能處于發育階段,神經系統處于興奮階段,導致大部分小學生注意力低、好動等特點,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的教育難度。而抑制其神經興奮性難度較大且不利于其生長發育,有研究提示小學生在游戲中可促進其機體發育。因此,引入游戲教學法進行節奏訓練,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習積極性,促進音樂綜合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欣賞“獅王進行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不同年齡階段獅子的吼聲進行播放,增加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然后教師通過運用游戲教學法,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如獅王抓捕小動物的音樂游戲,學生分別扮演獅王與小動物,在游戲中學生不要說話,而是通過想象并有節奏的模仿小動物的各種情緒聲音。通過游戲教學法增加學生的音樂感知與理解能力,在模仿動物聲音的過程中,還能根據音樂掌握節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育中節奏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與理解,使其與音樂產生共鳴,得到情感的升華,有利于小學生藝術水平地提高及音樂核心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施珂.試論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J].北方音樂,2018,38,(10):175.
[2]徐小惠.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策略分析[J].科普童話,2019,(18):128.
[3]張艷香.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224—224.
[4]朱潤蓮.關于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方法的探討[J].學周刊,2018,352,(4):71—72.
作者簡介:曲金秋( 1986—),女,漢族,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二級教師,本科,主要從事音樂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