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鵬宇
【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并發布《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中央6號文),將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作為核心任務。技術創新型企業普遍存在投資不足、投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上升到投資戰略層面的規劃和決策更是缺乏長遠性和可持續性。文章選取了60家具有代表性的創業板技術創新型企業作為樣本進行分析,從戰略目標、投資模式、評價體系、資產管理等方面探討如何優化技術創新型企業投資戰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技術創新;投資戰略;R&D投資;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8-0201-03
0 引言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提出,2020年我國的目標是把國內生產總值中研發投入的比重提高至2.5%,《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更是把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作為我國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2018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于世界首位,國家綜合創新能力居于世界第17位,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78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約占58.5%,技術創新型企業達到18.1萬家,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但技術創新型企業的投資仍存在缺口,投資戰略不夠系統和完善,制約了技術創新的可持續發展。
1 技術創新型企業投資戰略發展現狀
1.1 R&D資金和人員總量大但人均較少
《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R&D經費投入19 677.9億元,比2017年增長8.9%,投入強度為2.19%,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為2.25%,已經成為繼美國后研發投入第二大國。其中,企業R&D投入經費為14 935.53億元,占比為75.9%,比2017年增長11.5%。從R&D人員人均R&D經費來看,與國家統計局網站所統計的主要發達國家10萬~20萬美元的人均R&D經費水平相比,我國仍存在較大差距。從R&D人員來看,技術創新人員從2009年229.1萬人上升到2018年的418萬人,但萬勞動力R&D研究人員從2012年起一直穩定在30人左右,增速較為緩慢,增幅很小,所占比例也較低。
1.2 R&D經費投資的分配結構不合理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數據和各公司招股說明書的數據顯示,2018年科技版的100家受理企業中,56家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0%,占比超過30%的僅有4家。2018年,全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 090.4億元,占R&D經費的比重為5.5%,其中企業基礎研究經費為33.5億元,比2017年增長15.7%,但僅占企業研發經費總額的0.22%,而主要創新型國家該比率均高于5%。根據《中國研發經費報告(2018)》中的數據顯示,2009—2018年,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不到美國和日本的50%,與英法相差甚遠,應用研究經費反而從26%下降至10%左右,基礎研究經費和應用研究經費均存在經費的絕對基數小而相對增長緩慢甚至下降的情況,基礎研究投資比重嚴重偏低。
1.3 無形資產比重偏低
本文選取了60家創業板技術創新型企業作為樣本進行了相關指標的展開分析,數據見表1、表2。根據表1,樣本企業營運資金與流動資產的比率均值大于0.5,說明企業流動資產可以滿足營運資金的投資需求,且營運資金大于流動負債。資產周轉率整體均值小于1,說明這類企業屬于周轉較慢的企業,總體投資效率較低。無形資產比率最大值為40.7%,算術平均值卻只有4.3%,而美國此類企業無形資產可以達到20%以上。投資結構中權益性投資占主體地位。
1.4 再投資不足
根據表2,樣本企業現金營運指數波動范圍較大。現金營運指數小于1表明公司部分收益未取得現金。樣本企業現金營運指數算術平均值為-2.063,最大值為486.627,說明樣本企業的現金回收質量有好有壞,但大部分較差。樣本企業的資本支出與折舊攤銷比算術平均值為3.829,說明大部分企業資本支出相對折舊攤銷來說數額不算大。樣本企業現金再投資比率均值為0.037,而根據MBA智庫,其理想值為8%及以上,只有部分企業達到了該水平,說明樣本企業現金再投資不足。現金滿足再投資比率平均水平也比較低,均值為0.303,小于1,說明多數企業經營獲取的現金無法滿足企業擴充所需資金,再投資資金要靠外部融資補充。
1.5 投資發展能力不強
選取樣本技術創新型企業營業總收入增長率均值為0.198,最大值只有2.839,表明企業盈利層面的發展能力不強。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增長率均值為3.73,而最大值高達2 652.335,說明企業現金流量層面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差別較大。樣本企業的投入資本回報率在0.321以下,與增長率指標相比較低,說明大部分企業并未獲得超額回報。
2 技術創新型企業投資戰略問題分析
2.1 技術創新項目投資的目標不明確,評估標準不合理
企業技術創新項目投資目標還不夠合理和明確,而且傳統的項目投資評價標準已經不適應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的投資分析,企業迫切需要戰略層面的新的評價體系和標準。充足的資金投入對于技術創新有著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實現技術創新的前提。但是實證分析表明,資金投入量并不是一定與技術創新呈現正相關關系,二者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并不意味著資金投入量越大,技術創新量就越大,此處不僅涉及資金投入的使用效率問題,而且也涉及人才投入、知識儲備、市場與相關制度機制的配套問題。一些具有正的并且很高凈現值的技術創新項目長期來看并不能使企業整體價值得到提升,因其無法從實質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從投資戰略的整體觀來看,傳統項目投資的評判標準在技術創新上不再廣泛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