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微
【摘 要】:目的:探討神經外科住院病人人文關懷的意義。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住院患者8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4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結果: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神經外科住院病人實施人性化護理,能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神經外科;住院患者;人文關懷;護理模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診的80例神經外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護理,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0±2.3)歲。試驗組4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4~66歲,平均年齡(50±2.4)歲。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 護理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協助患者以及家屬辦理好住院手續,如果出現不良情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如果患者以及家屬有疑問,及時解答。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關心和尊重,理解患者信任患者,并且對于護理人員要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護理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1)親情式護理:護理人員要熱情的接待患者及家屬,使用文明用語,以合適稱謂稱呼患者,如叔叔、阿姨等,帶領患者及家屬了解住院環境,使得患者感受到溫暖,消除因陌生感而帶來的緊張、焦慮心理。采取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各項檢查必要性,指導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并說明注意事項,使患者明白檢查的目的、必要性及方法,緩解其緊張、焦躁等負面情緒,促使患者放松心情,便于溝通,更好的接受治療。(2)檢查及術后人文關懷:在患者完成檢查或手術后,護理人員要及時來到患者床邊,第一時間給予患者心理安慰,以誠懇的態度交待術后注意事項,使得患者感受到被關心,緩解患者及家屬的負面情緒。同時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相關疾病知識、檢查及治療等,指導合理飲食,鼓勵患者克服疼痛堅持鍛煉,爭取早日康復。(3)出院時人文關懷: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出院指導,叮囑患者按時復查及用藥指導,囑其合理飲食、適當鍛煉,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關心患者,促使患者病情康復。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評估兩組入院時及護理2周后的心理狀態、神經功能缺損指標、生活活動能力指標、睡眠質量。采取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采取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定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分值為0~45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采取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價日常活動能力,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能力越強;采取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分值為0~21分,分值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2.5%,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12.3%,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神經外科患者病變部位主要是位于中樞神經系統,病情嚴重,在整個護理中存在很多復雜性、未知性,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具有足夠應變能力,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采取針對性應對措施,沉著冷靜處理突發事件,降低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人文關懷心理干預模式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緊緊圍繞患者所需,樹立全新的護理理念,將人文關懷落實到實際護理工作中,強化基礎護理,增強責任心,提高護理人員基本技能,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的責任心,進而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質量。護理人員需要給予神經外科患者充分的人文關懷,不斷優化服務,滿足患者治療需求的同時,滿足患者的人性化服務及心理需求,改善患者的護理舒適度,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進而改善臨床治療效果。
神經外科疾病以變化迅速為特點,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存在非常多的未知性和復雜性,因此對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要求非常高,需要護理分院有非常強的應變能力,及時判斷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并且積極的采取措施,人文關懷是以患者為中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所有工作圍繞患者所需,并且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有些家屬的不滿往往都是一些工作態度問題,人文關懷護理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的感情交流,提高醫護之間的親近感,讓患者感覺到護理人員的真誠服務,降低了不同立場人員的對立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不斷的提高自己,增強責任感,并且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增強分先意識,樹立起全新的護理理念,滿足患者的需求。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神經外科住院病人中應用人文關懷心理干預模式,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促進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提高神經功能損害程度,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賈小妹.人文關懷在腦出血患者恢復期中的重要性[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2(21):19-22.
董紅梅,董懿,曹雅欣.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4(21):170-172.
季華.重癥監護室人文關懷對胸科術后腫瘤患者恢復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0):1863-1864.
孫岳晶.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6):308-309.
呂品.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03):33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