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姣
摘 ?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边@句話是在我們教育界見得最多的一句話,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規律: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需要不斷地去積累的。小學階段是學生真正系統地學習知識的第一個階段,而語文學科作為最基礎的一門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建設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是一個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那么,怎么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好,而且讓“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再出現,讓學生產生更濃的學習興趣,學生更喜歡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中來呢?我總結的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建設如下:
一、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
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指學生在學習時是不是對學習感興趣,是不是喜歡學習,是不是喜歡上這堂課。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學習內容是不是非常喜歡、非常愿意、非常主動地去學習,去研究。學生的學習越積極主動,越愿意學習,課堂教學越順利,效率就越高。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愿意學習、喜歡學習的方法很多,怎么樣進入學生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種方法。上課一開始就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會讓學生學習的意愿更強、興趣更濃厚。
二、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也就是上課的時候要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中讓學生的學習潛能盡可能地發揮最大;師生關系和師生地位的轉變,老師由原來的主要教學角色轉變為現在的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變成課堂學習中的真正主人。
怎么做才能在上課的時候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第一,教師親和學生,學生爭做主人。在上課開始的時候,教師最開始就不僅要成為學生的好教師,還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用最真摯的感情,最真誠的話語來創造上課的氛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第二,教師解放學生,學生勇于實踐。如果要讓學生成為上課真正的主人,就要讓學生真正地放松、解放,沒有壓力。上課的時候課堂活躍但是不混亂,課堂活躍但是有秩序。有時候看起來課堂很混亂,但那是學生們在討論問題,不是學生在打鬧。有時候上課很安靜,那是學生們在聽老師講課,是在做老師留的課堂練習題。教師管理井井有條,該活躍的時候活躍,該安靜的時候安靜。
三、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運用各種形式學習的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把認識和學習到知識運用到平時的行為習慣的具體表現是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中來。主動參與學習中來,也就是學生參與認識和學習知識的行為不是被老師和父母強制的、勉強的,不是被動的,而是學生非常自覺的、學生非常積極的、學生非常主動的。如果學生主動地去認識和學習知識,課堂教學的效果會事倍功倍,同時學生也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們應創設學習情景,讓學生主動展示才能,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活動。所以,我們老師應該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
首先,一定要讓學生主動學習,勤思考,多問不懂的問題。學生一看到題目,心里想這么難的問題,自己肯定不會。所以,自己還沒有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樣做不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反問。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體驗了自我,課程的標準被語文教師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演繹出頭,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中,教師成為導演。老師也可以給學生略指思路。教會學生學會思維方法。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體驗了自我,課程的標準被語文教師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演繹出頭,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中,教師成為導演。這樣,語文課堂的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成了新課改中的一個亮點。
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學會取長補短。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當學生自想了很長時間之后還是解決不了,一定要主動地找合作同學,和同學一起合作解決,千萬不要知道難了就不想了,或者讓老師給講。這個時候,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昂献鲗W習”是指要把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放在小組內討論、研究,和小組成員一起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說話表達,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聽一聽同學的意見,培養了學生的認真傾聽能力;在評價中像老師一樣來評價,增強了學生的組織和表達能力。這樣,學生就有了參與的量和質,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會更加突出。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教師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方法的研究,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策略以及師生、生生合作交往中互動創新的策略,使教學活動中真正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自主活動、合作互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發現獲取知識的能力,為課堂教學注入勃勃生機與活力,體現出廣闊的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江山野.《課程改革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都市家教,《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3]民主教學2009年第11期,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