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陳戀
摘 ?要:學前教育學是實現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近幾年來教學改革的推動下,教學目標不斷轉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不斷做出新的突破。從而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發展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關鍵詞:教學改革;學前教育學;學習積極性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學前教育學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課程,該學科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從現階段的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許多不足之處。教材內容相對比較落后陳舊,缺乏實用性,難以適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學方式過于拘泥于課時和一些教學條件的限制,整個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學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也并不理想,理論與實踐相差甚遠。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一、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良好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個人品質、知識經驗等出發,對教學進行預估,是實現學科教學有效性的前提。首先,在目標設定過程中,要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豐富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素養的人才,讓學生可以掌握學前教育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概念,這也是學習目標設定的前提條件。其次,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運用學前教育專業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從而知道幼兒教育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有效設計幼兒教學活動,對幼兒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創新,并提升學生幼兒活動組織能力,家校合作能力等,確保學生未來更好地進行幼兒教育工作。在教學中應突破傳統的講述教學方式,轉變單一的教學目標設定。引導學生有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教育實踐,從而有效擴展學生個人視野,鞏固學生所學專業知識。
二、注重活動的作用,實現教學內容的優化創新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學內容的改革創新是實現整個課程教學發展的重點。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新課程改革的思路,可以借鑒其他學校的優秀教學經驗,將知識學習和理論相結合的方法落到實處。以幼兒活動設計為主線,實現教學內容的不斷優化創新,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問題。讓學生學會分析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如何實現幼兒的科學全面發展,更好實施幼兒教育,掌握幼兒園活動的基本內容,運用理論知識進行教學實踐。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相關內容,可以在課堂上認真的學習理論知識,并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模擬演練應用,使學生具備更加專業的個人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教育內容的改革與創新,讓整個教學更具實用性和針對性,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注重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改革都是圍繞課堂教學有效實施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改革也應如此。長期以來學校只是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講解,忽略了學生的實踐和分析能力的培養。雖然學生知道許多理論性的知識,但是不知道如何有效運用,在實踐中所了解到的一些現象或獲得的一些經驗無法進行有效的分析,并對其進行適當的歸納和總結。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一教學問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運用理論教學與案例分析與模擬演練等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首先,對于理論知精要要講解,讓學生能夠基本掌握相關的概念和理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集中精力對基礎知識和重要內容進行組織,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精華部分,了解所學理論知識之間的內部關聯性,幫助學生構建理論知識體系。從學生學習能力著手,將知識講解與應用相結合,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發現自身的問題,尋找教學中的重要信息,讓學生對基礎的理念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其次,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實際案例的有效應用。讓學生更多地去接觸比較生動的教學案例。通過具體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分析探討,使學生從具體的案例分析中得出相關的概念和意義,并掌握相關的規律,讓學生具備更強的理解能力。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非常具體生動的情境當中,學會問題分析,尋找有效的解決方式。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章節內容進行案例的收集,結合教學內容對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然后結合教師的相關經驗,給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并結合教學實際,讓學生能夠更好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概念,為學生以后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最后,創設情境模擬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進行教學模擬,通過角色模擬更好地互動,實現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實際演練,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相關情境當中,更好地組織幼兒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很多學生在進行教學模擬之后,都會有很多的體會。通過有效的互動以及自我評價分析,讓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模擬過程中,教師也能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引導。
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教學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需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研究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良好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實踐。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培養學生良好實踐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粟華. 以實踐性為導向的學前教育學教學改革探索[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000(022):151-151.
[2]孫樂妮,陳曉琳,趙海泉,et al. 強化基礎提升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 生物學雜志,2013,30(003):109-111.
[3]鄒洪濤,呼漢衛,陳阿梅,等. 提高學生實驗課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探索——環境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嘗試與體會[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28(0z1):221-2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