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高中化學教學給予了更多挑戰與要求,同時,也為高中化學教學發展給予了明確導向與定位。為了確保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的預期目標得以充分達成、全面落實,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指導時,應該加強對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究與探析,并根據其要求、導向、定位科學設定教學目標、積極創設教學情境、靈活組織教學活動、全面構建知識體系,以促使學生在有效性、多元性、全面性的教學方法驅動下,不斷激活其化學潛能,切實調動其學習興趣,充分提升其綜合能力,深度培育其核心素養。使高中化學教學更好服務于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提升素養塑造,為確保高中化學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而給予助力,奠基鋪路。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學方法;初探
高中化學在知識容量、教學定位、內容難度、育人導向上有著更高要求、更多標準、更廣視野。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對于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更為科學、精準、全面的要求和定位。然而,在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使得師生在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方法和教學實踐上依然存在很大誤區、弊病、問題。一方面,很多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依然走不出傳統思想的束縛,加之一些教師對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外延研究不夠充分、到位,理解不夠全面、深刻,把握不夠有效、深入,以致很多教學方法的落實、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呈現低效或者無效運作狀態,嚴重影響了化學教學效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在認知適應上,很多在短時間內接受學科核心素養的諸多要求、理念、思想,而且面對高中化學更為廣闊的知識范疇、不斷加強的知識難度,使得很多學生表現得無所適從、無法應對,其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也被無形擱置。基于此,教師應該從切實變革教學方法入手,將學生核心素養塑造融合至化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諸多有效性、科學性、豐富性教學方法的驅動、助推、促使下獲得逐步提升,更好發展。
一、全面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改理念、新課程思想、新課標要求的逐步踐行,學科核心素養也被作為主要育人導向被徹底融入高中化學教學。對教師而言,實現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是對于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變革,進而讓學生在更為多元、豐富、生動、有效、科學、充分的教學參與中逐步塑造、提升、培育其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該以化學學科知識特點、高中學生認知特性為基準,全面創新教學模式,高效開展教學指導,深度優化方法,讓學生在飽滿熱情、濃厚興趣、迫切意愿的激發、調動、輔助下實現對于自身學科核心素養的更好培育。首先,教師必須全面革新自身教學觀念,加強對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學習、剖析,并做到融會貫通、精準掌控。其次,教師必須加強對教學情境、氛圍、生態的營造,進而讓學生在多元化教學環境的感染、驅動、影響下萌生學習化學的熱情,于無形之中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最后,教師必須加強對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全新定位、多元視覺審視高中化學的作用和價值,進而在知識與能力的互促并進中激活學生興趣,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例如,在《金屬及其化合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生活場景的引入,以金屬鈉為輔助,使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思考:生活中存在哪些含有鈉的物質呢?進而就與Na有關的氧化物、氫氧化物以及鈉鹽等物質的探究與學習,理解其性質、作用、功能等知識。隨后在由Na引出有關Al、Fe等多類型金屬及其化合物物質的學習。使學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協作交融中逐步完善其知識體系,提升其學習能力,塑造其學科核心素養。
二、切實優化實驗教學,充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化學中涉及的諸多實驗,對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操作意識的培育起到了堅實保證。因此,教師應該以化學實驗為基礎,通過對實驗教學的優化,讓學生在實驗操作、實踐探究中逐步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一方面,在實驗導向上,應該加強對探究實驗、自主實驗、生活實驗、協作實驗等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并切實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不同化學實驗探究中實現提升和發展。另一方面,在實驗指導上,應該凸顯出科學性、多元性、豐富性,切忌照搬課本、套用流程、復制經驗,應該多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時間、機會,讓學生在全新實驗教學驅動下實現對于其實踐探究能力的全面增強。
例如,在進行《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對于氮氣溶于水這一性質的分析,并引入“噴泉實驗”指導,使學生在一邊自主設計方案、構建流程,開展“噴泉實驗”,一邊分析氮的氧化物性質、特點、作用中實現對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塑造。
三、有效關聯生活現實,積極塑造學生的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與生活現實有著密切關聯。高中化學中涉及的很多知識、內容、問題等,都可以以生活現實為原型或輔助給予解答。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對生活現實的有機銜接,實現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一是加強對生活素材的開發。可以將生活現實中與高中化學有著密切關聯的現象、問題、話題等引入教學之中,并組織學生去探究、分析、研判,為拓寬學生認知視野,打破學生思維定勢,增強學生綜合能力而給予保證。二是加強對化學知識的延展。針對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不同知識、內容、問題,教師可以就其教學路徑切實延伸、拓展,并將其融入現實生活之中,讓學生在生活與化學的過渡、遷移中理解化學知識本真,增強自身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進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氯”的性質探究為起點,引入海水中所蘊含的多種與“氯”有關的化學物質。并借助多媒體視頻、圖畫等素材輔助,繼續引起有關“海水污染”內容的滲透,進而讓學生在化學與生活對接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其環保意識、探究能力、核心素養。
四、結束語
總之,由于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外延更為廣闊,教師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法優化與變革時,應該以學生實際為基礎,并針對不同知識特點、不同學生個性,在教學方式、手段、措施、路徑等方面尋求變革與突破,發展與提升。進而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凸顯、提升、增強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多元驅動、科學指導、有效助推下不斷彰顯自我個性,切實激活自身潛能,全面提升自我發展,使高中化學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認知發展,更好地助力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塑造。
參考文獻:
[1]王舸.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22-123.
[2]梁解.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213-214.
[3]楊小江.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219.
[4]徐燕.探究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3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