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孫麗燕


【摘 要】目的:探討慢性病預防控制中應用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收的慢性病檔案中抽取122例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2月。同時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對慢性知識的掌握情況。結果:相比于教育前,實施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對疾病知識有著較高的知曉率;吸煙、酗酒、不良飲食等方面的習慣得到有效改善,差異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應用于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中,不僅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與健康知識的認知,還能夠使他們的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改善,達到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目的。
【關鍵詞】健康教育;慢性病;預防控制;作用
如今,國民的生活水平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逐步提升,但人們不良的飲食習慣及不規律的作息時間成為了誘發慢性病的主導因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1]。臨床中,慢性疾病是指存在長期積累特點的一類非傳染性疾病,通俗來講,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總稱。要想使慢性病得到有效治療,使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除了依靠藥物進行治療外,還要做好預防與控制工作,并通過開展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強化他們的自主防控意識,以降低慢性病的發生率[2]。故此,本文對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展開深入的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收的慢性病檔案中抽取122例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2月。122例患者中,男68例,女54例;平均年齡(58.24±3.06)歲;慢性病類型:高血壓43例,糖尿病25例,冠心病24例,其它30例。同時以符合慢性病診斷標準;無語言、溝通障礙;無合并重大疾病;有著較高的依從性和配合度為納入標準。
1.2 方法
(1)健康教育形式。首先,以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疾病類型為基準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發放健康手冊,叮囑患者和家屬共同學習。如果患者的文化程度不高,醫護人員要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以提高他們對疾病的認知。其次,聘請專家開展各類疾病的講座,在講座中普及與慢性疾病有關的知識。此外,還要在講座過程中設置提問環節,患者及家屬可以向專家咨詢對病情存在的困惑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最后,設立健康咨詢處。為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可以在小區內設立咨詢處,耐心、詳細的解答患者提出的不同問題,還可以通過張貼宣傳海報、宣傳條幅等方式提高患者的關注度。
(2)健康教育內容。其一,疾病知識。根據患者所患慢性病類型,介紹其發生原因、治療方法、常見癥狀等,以增強患者的對疾病的了解,提高其參與度。其二,生活及飲食。通過相關資料可證實,患者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是誘發慢性病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密切注意患者的飲食,除了改變現有的飲食習慣外,還要為其制定相應的健康的飲食方案。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多食用高纖維食物,如西藍花、芹菜、冬瓜等,食用少量的魚、蛋、蝦等,禁止食用高鈉、高熱量的食物;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要禁糖,不能吃太甜、太咸、油膩的食物,即便是米飯也不能多吃,適宜食用的有雜糧、豆制品和含糖量低的水果,新鮮蔬菜等;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要堅持飲食清淡,規律進食,食用低膽固醇、低動物性脂肪的食物,如魚禽肉,各種瘦肉蛋白,豆制品等。不論是何種慢性病,只要患者有吸煙喝酒的習慣,應向他們詳細講解對慢性病的危害,指導其盡量戒除。此外,還要告知患者運動的重要性,讓他們通過慢走、打太極拳等方式進行鍛煉。其三,用藥指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叮囑用藥時的注意事項、用藥劑量等,以控制疾病的反復發生。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以t和χ2行組間檢驗;()表示計量資料,(%)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疾病知識的認知情況
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2.2 生活方式變化情況
具體情況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通過相關文獻可知,慢性病具有罹患率高、病程長以及預后差等特點,如果沒有及時防控或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使腦、心、腎等重要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威脅患者的生命,還會給家庭乃至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3]。近些年,慢性病的發病率在逐漸提升,究其原因是人們對疾病知識的認知率較低,不懂得如何預防,存在一些不良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
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教育前,實施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對疾病知識有著較高的知曉率;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得到有效改善,差異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應用于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中,不僅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與健康知識的認知,還能夠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使患者樹立良好的治療心態,進而達到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目的。
參考文獻
李高葉,應燕萍.同伴教育在慢性病病人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J].循證護理,2017,03(06):584-589.
梁麗君.健康管理在慢性病危險因素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38):16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