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生的基礎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小學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還是一門語言,因此,作為新時代下的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和進步。但是,目前在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學生由于受到缺乏自信心、英語基礎知識不牢固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在課堂上不愿意開口說英語,甚至出現了沉默現象。下面筆者就以多年小學英語教學經驗,簡單地對小學英語口語課堂中學生沉默現象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沉默現象
【作者簡介】周熠,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匯學校。
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過程之中,出現比較多的問題,其中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愿意開口說英語,這嚴重影響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如此將會降低學生未來在社會上的競爭實力。因此,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對當下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出現的沉默現象進行分析,并且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英語口語交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這將能夠讓學生勇敢地張口說英語。
一、設置有趣的對話話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當下,很多教師受到應試教學理念以及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之下,大部分教師一直都在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依據課本中的對話內容進行英語口語對話,在這樣的方式下,很多學生會將口語練習當成了一項任務去完成,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并不開口說英語,這主要是由于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可以從兩點出發:第一點,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構建有趣的對話話題,增強學生之間進行英語口語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平常的英語口語練習之中。第二點,教師需要學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課堂上,很多教師一旦讓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練習,大多數學生處于沉默的狀態,這就增加了教學難度。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需要認清自己的教學地位,明白學生才是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主體者,要善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由被動性開口說英語逐漸轉變為主動性開口說英語,從而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以及進步。例如,在小學英語的口語教學課堂之中,教師可以先使用教學道具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水果的圖片,并且詢問學生“What would you like?”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進行英語對話;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個人為一個小組,一位學生扮演顧客,另外一位學生則是扮演賣家,鼓勵學生進行對話交流。最后,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上臺為大家進行對話演示,在這個過程中,關于學生存在發音不準、停頓不準等問題,教師需要及時指出,不斷地促進學生進步。
二、借助信息技術,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目前,我國經濟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這也促進了我國信息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方式,還對我國教育產生了重要性的影響。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下,一般是教師帶領學生讀英語課文,久而久之,學生將會對教師產生嚴重的依賴性,還會讓學生逐漸產生厭學的心理情緒,這將會加重課堂中學生沉默的現象。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向學生播放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心,以此方式,多讓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使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線下進行口語練習。小學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教學時間是有限制的,而很多小學生由于不認識單詞、不知道怎么讀英語單詞,因此,在課后的時間內也不怎么練習口語。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使用英語教學平臺,讓其在線下學習英語,朗讀英語文章,以此方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例如,當教師在給學生講述《We are friend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對話視頻,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模仿視頻里的對話,構建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促進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都開口說英語,以此促進小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完成教學目的。
三、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要學會將情境教學法進行有效的創新,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改善小學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沉默現象,從而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和效率。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喜歡玩游戲,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方面的特性,合理運用游戲,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從而將一些枯燥無味的語言知識轉化成為學生所喜歡接受的方式,以此創造出更加豐富的英語口語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加愿意學習英語。此外,教師還需要合理設置英語口語內容,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目前,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開口說英語,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的自信心較低,同時,還存在一部分的自卑心理,害怕自己說不好,受到師生的嘲笑。因此,教師需要將英語口語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逐漸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愉悅感,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講述“happy birthday”這一課時,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先了解學生的生日,通過在課堂上為學生慶祝生日的方式,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進行英語交流,同時,幫助學生逐漸學習系統性的英語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信,有效降低學生的自卑感。
四、關愛學生,善用鼓勵性評價
在一個班集體中,總是有部分學生的性格比較內向,這些學生往往不愿意開口說英語。所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多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接受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并且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反思。教師善用鼓勵性評價,讓外向型的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重視內向型學生的轉化,如此可以有效縮短學生之間英語口語水平的差異性,力求避免造成兩極分化。最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好心理工作,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感情,促進學生主動融入課堂討論,主動回答教師的提問,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也在逐漸增多,英語作為第三方語言,可見其重要性。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重視英語口語教學。小學生由于受到心理發展特點的影響,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過程中,不開口說英語,這就導致小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構建良好、輕松、愉悅的語言學習氛圍,并提出適當的交流話題,促進學生進行口語交流,從而有效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曉靜.小學生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6(20):19-19.
[2]閆永佳.小學生英語口語輸出障礙成因及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
[3]李燕飛.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失語現象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