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貴英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來講,知識教授固然重要,但是學生觀念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學時老師應該著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擅長直觀記憶,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要求教學方式及時做出改變,為適應時代的需求,更好地培養學生,在教學時應及時采用信息化教學。本文就以語文學科為例進行了策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策略
在進行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時,老師應該意識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學生的觀念進行培養,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這首先需要結合信息網絡,適當進行拓展,激發學生興趣;其次還應該創設相關情境,培養直觀想象;最后應深入內涵,講述中國文化,培養文化自信。本文便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
一、結合信息網絡,適當進行拓展,激發學生興趣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老師應該意識到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同時對一些小故事充滿興趣。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綜合教學內容,對文章中的人物以及內容進行拓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可以綜合相關的問題進行提問,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為日后的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
例如老師在講述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將相和》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首先借助信息技術對文章的內容、架構以及主旨進行相應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的關系變化是怎樣的?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兩人的性格是怎樣的?在本文中我們得出了怎樣的道理?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還可以適當進行拓展,比如老師可以告知學生,在唐代,李靖曾經評價過之前的武將:孫吳白韓為首,頗牧衛霍次之。這里的頗就是廉頗,同樣他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老師可以結合信息網絡展示長平之戰爆發之前,廉頗在丹水一線的軍事部署,還可以適當結合視頻講述長平之戰的過程,使學生對語文教學產生一定的興趣。
二、結合信息技術,創設相關情境,培養直觀想象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之時,老師還應該注意到,學生雖然對文章轉化為故事這一教學方式有一定的興趣,但對故事中的一些情節缺乏必要的想象。為及時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結合信息技術,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力。同時老師還可以積極參與其中,與學生拉近距離,構建和諧平等的教學關系。
例如老師在講述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牛郎織女》的相關內容時,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播放有關牛郎織女的視頻或者動畫,使學生對這一故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的故事進行課堂講述,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觀看完相關的視頻之后,進行相應的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對文章主旨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學生逐漸知曉這篇文章是為了謳歌真摯的愛情,同時也反映了對封建的抗爭。老師還可以詢問學生:既然大家對文章主旨有了直觀的了解,請同學們結合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王母代表的是封建集權的家長,牛郎代表勤勞樸實的社會大眾,而織女是抗爭社會的女性。老師還可以積極參與學生的角色扮演活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根據教學內容,講述中國文化,培養文化自信
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國家以及民族的文化,語文學科是以文字為主,學生若想了解中國文化,也必須首先從漢字入手,所以在教學時還應該及時借助信息技術,講述中華漢字的發展,學生通過了解漢字的起源,逐漸對自己國家的文化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國家歸屬感以及文化自信,為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提供便利。
例如老師在講述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漢字真有趣》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首先告知學生:中國一開始沒有拼音,其出現于1912年,一開始也不是拼音而是注音符號。而在1958年中國開始實行漢語拼音。老師還可以告訴學生,古人識字的方式最直接的方式是跟讀,古代也有一些參考書可以講述“直音” “反切”,老師還可以結合信息技術,講述漢字拼音發展史,比如宋代的《切韻指掌圖》。同時老師還可以告訴學生中國拼音受西方的影響很大,近代中國備受欺凌,一部分學者對自己的文明產生懷疑,而國學大師章太炎為證明中華文明仍有希望,發明了相應的注音符號,同時人們對是否廢除漢字進行了激烈辯論,幸運的是并沒有走向極端。通過講述拼音與漢字的發展,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國家的文化,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以滿足時代需求為前提。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實行信息化教學方式。而若想進行高效的信息化教學,首先需要結合信息網絡,適當進行拓展,激發學生興趣;其次還應該創設相關情境,培養直觀想象;最后應深入內涵,講述中國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為接下來的小學語文以及其他學科教學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偉娜.小學語文高年級信息化教學現存問題及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4):84-85.
[2]于偉麗. 小學語文課堂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6(3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