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 目的:研究高齡初產婦使用人文關懷+助產護理干預,對產婦負性心理與分娩方式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產科收治82例高齡初產婦,隨機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41產婦接受人文關懷+助產護理,對照組41例接受常規干預,對比兩組產婦負性心理與分娩方式。結果: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產婦焦慮、抑郁情緒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結果分析,對高齡初產婦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助產護理,可有效改善產婦心理狀態,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 負性心理;分娩方式;高齡初產婦;人文關懷;助產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136-01 ?高齡初產婦即指35歲以上初產婦,其屬于高危妊娠。產婦無論是在心理、生理都面對巨大風險,臨床有效護理干預是預防不良妊娠結局的有效措施[1]。本研究篩選41例高齡初產婦,對其以人文關懷+助產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產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高齡初產婦82例做研究對象,均≥35歲,為初產婦,用數字表格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中,年齡35-43歲,平均年齡(38.5±3.6)歲;觀察組中,年齡36-44歲,平均年齡(38.1±4)歲。一般資料兩組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高齡初產婦采取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將人文關懷+助產護理用于觀察組產婦,具體方法:(1)產前人文關懷護理:①自尊與自我價值需求:護理期間注重保護產婦隱私,如設置屏風等;同時,幫助產婦自我實現,設立母嬰床旁護理,由護士一對一指導產婦學習相關知識,如生理反應處理新生兒預防接種、母乳喂養、乳房護理等。②生理需求:產婦妊娠期間, 為產婦制定良好的營養食譜,由醫護人員、家屬、營養師三方共同制定,保證產婦營養均衡;同時保持產婦住院環境良好;主動與產婦聊天,指導產婦進行鍛煉等,滿足產婦機體需求。③心理需求護理:對產婦進行心理評估,對其存在的負面情緒,給予針對性的疏通與開導,可采用問候式服務,主動詢問產婦臨床情況,如宮縮、胎動等主管感受;鼓勵產婦,并告知其家屬多與產婦交流溝通,以積極態度影響產婦,幫助其樹立良好信心。與產婦交流時給予尊重與理解,采取微笑服務,為產婦提供更優質護理。(2)產中人文關懷+助產護理:產婦進入產房后,未避免其出現陌生感,主動為其介紹周圍環境與醫護人員,消除陌生感;助產士對產婦進行一對一指導分娩,指導產婦屏氣、深呼吸等,且由丈夫陪同生產,給予產婦鼓勵、關愛、支持;同時,產婦長時間保持被迫體位,易出現煩悶、腰酸背痛等感覺,助產人員可給予撫摩、擦汗、握手、鼓勵、支持等方式安慰產婦,隨時觀察產婦心理變化,告知產婦丈夫,握住產婦的手,使其感覺到溫暖與關愛,盡量縮短第二產程。(3)產后護理,告知產婦嬰兒狀況,鼓勵產婦很棒,順利完成妊娠,并且已經是一位媽媽了,讓其感受到喜悅;同時注意保護產婦隱私,動作輕柔;指導產婦產后相關注意事項與健康知識。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發生率,產后心理狀態,采用SDS、SAS量表評估,評分越高產婦負面情緒越重。
1.4 統計學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21.0軟件分析,t檢驗與x2檢驗,P<0.05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有非常顯著性的差異。
2 結果
分析,產前兩組產婦SDS、SAS負面情緒評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且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女性知識文化水平的提高,及社會壓力增加,越來越多女性選擇晚婚晚育,導致臨床產科高齡初產婦人數越來越多。高齡初產婦由于年齡偏高,機體各系機能下降,極大的增加產前并發癥發生率,加之產婦初次生產,易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情緒,對分娩各環節、妊娠方式、妊娠結局造成嚴重影響。
鑒于此,本研究對觀察組實施人文關懷+助產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抑郁情緒低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相比于常規護理,聯合人文關懷與助產護理,可有效改善產婦心理狀態,提高自然分娩率。人文關懷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可對產婦產生十分積極作用,其一、有利于消除產婦不安情緒、焦慮與恐懼心理,促使產婦積極配合生產;其二、人文關懷護理有助于提高產婦對自身狀況的認知,促使其更愿意與醫護人員溝通,利于建立良好醫護關系,提高產婦積極性。助產護理是產科主要護理措施,可指導產婦正確分娩,分娩過程中給予產婦安慰、鼓勵、支持,幫助產婦順利生產,是預防產后并發癥的重要措施。聯合以上兩種護理模式,可從生理、心理、臨床等多方面為產婦提供更為舒適、貼心、優質護理服務[2]。
綜上所述,高齡初產婦是一個相對特殊群體,通過以上兩種護理模式,在照顧產婦心理同時,給予科學護理,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 陳溫琴, 鄭榮蘭, 黃慶慧. 分娩球聯合自由體位與常規護理對初產婦助產護理質量、產程的影響[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9, 010(010):62-63.
[2] 曾燕.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基層醫學論壇, 2018, 022(018):2569-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