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群英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師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它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藝術。教師有效的提問能引領學生在語言王國里自由遨游,充分調動學生閃現的思維火花,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闭n堂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它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藝術。教師精彩的提問能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運用準確、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提問要抓文眼
課題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內容的縮影,是文章的靈魂,也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濃縮,仿佛是文章的眼睛。圍繞課題設計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如,教學《火燒云》一課,筆者是這樣導入的:當日出或日落的時候,陽光斜照在天空的云層上,云就變得絢麗多彩,我們稱之為 “霞”,也叫“云霞”(展示云霞圖片)。大多數的云霞是紅彤彤的,我們就把它叫做“紅霞”(展示紅霞圖片);有時候卻是五彩繽紛的,我們叫它什么?(彩霞)(展示彩霞圖片);早晨的云霞我們叫它?(朝霞)(展示朝霞圖片);傍晚時候的云霞我們叫它?(晚霞)(展示晚霞圖片)。1.課文描寫的是什么時候的云霞?(傍晚時候),那就應該是“晚霞”了,可是課文題目不是“晚霞”而是?(火燒云)。 為什么人們又把晚霞美其名曰“火燒云” 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找答案。這樣抓文眼提問,讓學生明白“火燒云”其實就是一種“云霞”。通過課件展示畫面能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大自然中云霞的綺麗壯觀。“發現問題就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接下來學生們就會關注到“火燒云”的特點。
二、提問要抓文章表達特點
學習一篇課文,既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想,又要理解課文的語言表達特點。只有掌握了文本的語言表達特點,才能進一步理解文本的內容和思想。因此,在讀課文時,注重分析文本的語言表達特點,根據語言表達特點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就會讀得更深入。如,《人類的“老師”》一課主要講人們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很多有益于人類的東西,從而說明廣大生物是人類的老師。課文一共有六個自然段,每個自然的結構相同。第2~5自然段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說明生物是人類好“老師”。可提問:1.第二自然段先講科學家從鳥類的飛行原理中得到什么啟發?2.接著講解決了什么問題?(或者提問:分幾層講鳥類飛行原理的?哪三層?)3.還可以提問: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從鳥類飛行原理得到啟發,造出許多新式飛機的?師生共同概括出本段的特點:先寫科學家從鳥類的飛行原理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飛機。接著寫科學家從蜻蜓的翅膀末端的后斑中得到啟發,克服了機翼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最后寫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其他動物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新式飛機。把這一自然段的構段邏輯掌握了,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其余各段。
三、提問要突出重難點
任何課堂提問,在強調滿足學生學習興趣和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的同時,必須牢記課程目標,要在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上,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只有在知識重點和難點處挖掘出的問題才能觸動學生的思維神經,使學生興趣盎然、樂于探索。如,教學《人類的“老師”》一課,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問題細讀課文,在小組內討論交流。1.課文用哪些事例說明生物是人類的“老師”?2.你還知道哪些生物是人類的“ 老師”?3.從課文中你學到了哪種寫作方法?在班上交流上述問題,教師適當引導。(1)交流問題一。A.科學家從鳥類的飛行原理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飛機。B.科學家發現鯨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體”,后來,工程師們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C.建筑師根據雞蛋的“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D.介紹了人類模仿生物特點發明的幾種東西——模仿袋鼠造出了越野汽車,模仿某些貝殼制造了坦克。(2)交流問題二,出示一些仿生現象的圖片。(3)交流問題三。本課的寫作方法:第二、三、四自然段是并列地說,第五自然段是概括地說。這種寫作方法可遷移運用到寫場面的作文中,來介紹科技活動的各種模型的表演、運動會中的各項比賽、游園活動中各種有趣的活動等。圍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這樣突出了課文的重點、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掌握了課文的寫作方法,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四、提問要有創造性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層浪?!眲撛煨蕴釂柲芗て饘W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探究知識本質的愿望,促進學生思維。創造性提問更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通過提問,使學生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如,在教學《新型玻璃》這篇說明文時,為了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先設計了新型玻璃產品推銷會,讓學生模擬推銷部的業務員向顧客介紹產品特點,評出最佳推銷員。然后拓展延伸,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想發明什么樣的新型玻璃或別的什么?把你想到發明的物品的特點和用途說給同學聽。學生們興味盎然,躍躍欲試。
師:今天,有幾個需求單位聽說我們世紀科技公司正在進行新型玻璃展銷會,特意趕來了。你們看,他們都是哪些顧客呢?
課件出示題目:
1.你們好,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辦公室主任,公司里有一些重要的文件需要單獨存放,且不能丟失,你們能為我推薦一種玻璃嗎?
2.我是仁化游泳館的館長,最近我們需要采購一些玻璃,但我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這種玻璃必須既能擴大顧客的視野,又能保護顧客的隱私。
3.我住在步行街附近,每天樓下總是熙熙攘攘,熱鬧極了??墒亲罱业暮⒆诱趥鋺鸶呖?,整天休息不好,你們有好的建議嗎?
師:你喜歡哪一種新型玻璃?你喜歡的新型玻璃又適合哪一個呢?自己先來想一想。現在,兩人一組進行練習,每位同學都要各當一次推銷員和客戶。
這下學生就迫不及待地進入扮演的角色推銷產品了。接著筆者提問:“請你向大家匯報一下你是怎樣推銷產品的?各位評委要認真聽,仔細評。”
最后提出問題:“新型玻璃有這么多的特點和功能,你們心動了沒有,想不想也來設計一種新型的產品呢?發揮你的想象力,制作一件小發明,參加韶關市里的科技創新大賽吧!”這樣的提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課堂提問既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又是一種教育的智慧。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摸索,提出有價值、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思考。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交流,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點撥和講解。簡而言之,課堂提問能否真正發揮有效性,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和內容,靈活地選擇方法,最關鍵的就在于提問的語言是否運用得當。只有正確、科學、藝術的提問語言,才能充分發揮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教學參考四年級上冊[M].語文出版社,2006.
[2]王璐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華章,2010(27):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