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琨
摘要: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用實踐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備強大的生命力和優越性,中國優勢正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關鍵詞:防疫抗疫,優秀傳統文化,四個自信
一、堅定道路自信使中國戰“疫”充滿“底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在歷史中選擇的,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健康中國戰略穩步推進。自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奮勇擔當、敢于作為,帶領人民群眾戰勝困難。武漢等地相繼采取嚴格的防控措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停產停工給國家經濟帶來相當大的壓力,但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有條不紊地開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這背后是中國雄厚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支撐。中國全產業鏈穩定了全球市場供應,給全球經貿吃下了“定心丸”。隨著中國國內疫情防控態勢的根本好轉,逐漸恢復的市場消費能力也會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性的疫情危機背景下,對比美國、巴西、印度等大國,疫情蔓延,歐洲大部分國家恢復也緩慢,而中國雖然疫情仍有反復,但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國際社會、世衛組織的充分肯定。《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指出,中國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這些措施對切斷“新冠病毒”疫情傳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為其他國家抗疫爭取了有效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防治經驗。事實證明,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才讓今天抗擊疫情充滿底氣,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績。
二、“新思想引領新時代”的理論自信使中國戰“疫”具有“靈氣”
我們黨堅持實踐每前進一步,理論創新就跟進一步。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科學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給全球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這次全球抗疫中再一次顯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光芒。比如,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全人類利益出發,超越了狹隘的民族利益和意識形態束縛,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胸懷和世界大國的歷史擔當。不僅為全球治理勾勒出新藍圖,也為實現國家互利合作、共同發展與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疫情期間,雖然個別國家對中國進行了污名化、政治化攻擊,但中國政府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關切,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與世界各國和WHO等國際組織保持密切交流,例如方艙醫院模式、“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等經驗已經在很多國家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國將抗疫中積累的經驗、治療方案及預防手冊翻譯成多國文字,毫無保留地向世界各國傳授防治和診療經驗,分享疫情信息,得到了廣泛贊譽。除此之外,中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派出醫療隊、運送醫療物質幫助意大利、伊朗、伊拉克、韓國等疫情嚴重的國家進行疫情防控。面對世界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中國發揮醫療大國的優勢,加快防護用品生產,為世界抗疫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文明、仁義的行動獲得了世界人民的稱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中國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形象已成為中國團結世界各國抗擊疫情最重要的力量。
三、從中國抗“疫”看制度自信彰顯“大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中,中國的抗疫規模和速度彰顯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制度的顯著優勢。“封一座城,護一國人”。一場新型病毒,更加深刻地展現了中國制度自信。我們14億中國人民相守相望,眾志成城,共同抗擊此次疫情。“雷”“火”醫院以奇跡般的速度建成,再現了中國速度,大國效率。相比國外疫情的迅速蔓延,特別是美歐等國家的疫情呈愈演愈烈之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顯而易見,而中國抗“疫”斗爭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更無可爭議地回答了中國人民為什么要堅定制度自信。這次疫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總書記多次強調:“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各地“下一盤棋”, 在抗疫一線,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每天都有無數可歌可泣的生動故事發生。再放眼國外,放棄治療、不重視、不理睬的例子比比皆是。對比中,我們認清中國戰“疫”的艱苦卓絕和抗疫成果的來之不易,更加認清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和中國效率,感到我們戰役的關鍵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這一制度優勢在此次抗疫中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
通過這次抗議斗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再次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和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認同。正如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國行動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范圍之廣世所罕見,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樹立了典范,為國際社會應對傳染病危機、推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積累了有益經驗,提供了重要借鑒。在這種實踐對比中顯示出來的制度優勢。就連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也由衷地表示,“在疫情面前,中國政府展現出強大高效的組織和動員能力,令我印象深刻,這正是中國制度的優勢。”(《人民日報》2020年02月24日,03版。)
四、文化自信使中國戰“疫”展現“志氣”
中國人民在這場突然降臨的疫情面前所變現出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顧全大局、自覺行動、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共克時艱、堅信必勝的樂觀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是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生動展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中國人民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表現出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守望相助”的抗“疫”精神,這種抗“疫”精神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精神。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仁心仁術、大愛無疆、救死扶傷的無私奉獻精神,在這場戰“疫”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參加疫情防控的抗“疫”人員堅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理念,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誠信”“和合”滲透著“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集體主義精神。疫情期間,數以億萬計人居家隔離,如果沒有誠信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信念,這是不可想象的。抗“疫”必勝信念支撐著多少黨員干部、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奔向第一線,展現出義無反顧的思想境界。抗“疫”精神把“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變成抗擊疫情體現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大無畏氣度,以及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融合了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文藝工作者們以筆為槍,以歌傳情,以筆墨應援,將抗疫期間一幕幕的感人畫面,轉化成一件件鮮活而催人奮進的文藝作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文藝精神力量。彰顯了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自信的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