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輝



【摘要】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不同層次的知識網絡,尤其是在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綜合題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的考查,教師要思考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進行有效教學。思維導圖可貫穿在整個高中地理教學過程,本文主要總結出了在高三地理復習課堂中如何應用思維導圖,以期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答題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三地理教學;知識網絡體系
高三地理教學過程中通常存在如下問題:知識碎片化,無法形成知識網絡體系,尤其是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會大大增加學習的難度。思維導圖的創始人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 博贊(Tony Buzan)。他發現藝術家達芬奇的筆記很多都用圖畫、代號和連線作記錄。而這些關鍵詞、圖畫、代號、連線等圖片可以反映大腦思維的過程,并幫助人們掌握大腦工作的原理,增強使用者的立體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總體規劃能力。簡單地說,思維導圖是發散性思維的表達,是一種很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力的萬能鑰匙,是一種高效率表達思維軌跡的工具。基于不同思維導圖的意義,筆者設計如下教學模式:①課堂上進行思維導圖的板書,讓學生形成課堂筆記便于課下翻閱。②綜合題的答案講述過程中讓學生采用思維導圖式的答案設計。
一、課堂中對思維導圖進行板書,構建知識模塊
在高三一輪復習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把速度放慢,把問題的原理講清楚。當然,在講任何一個模塊知識之前,建議老師首先將知識進行整合,給學生架構一個知識網絡體系,然后再將分支內容進行縱深挖掘。不能單純地依賴訂購的參考教材,在一些知識處理方面參考教材往往存在較大的不足和局限。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的復習課為例,在復習本章內容之前,利用課室的希沃白板,教師首先進行思維導圖的板書,邊講述邊板書。板書如下:
圖1為基于中學地理宏觀知識構建的思維導圖,在此基礎上,筆者加入了繪制示意圖、展示圖片、闡述原理等內容。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三復習,不僅可以快速梳理知識,而且能活化學生的地理思維,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二、綜合題答案進行思維導圖式展示,訓練邏輯思維
地理學科作為“文科中的理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地域性。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試題對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合理組織答案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思維導圖就是人類思維過程的一個真實反映,將思維導圖應用在解題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針對高考題綜合題的講解,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展開答案,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下面以2015年高考新課標II卷地理試題及答案為例講解思維導圖的應用: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圖5示意河套平原地區。當地將黃河水通過引水渠引入區內灌溉農田,農田灌溉退水經過排水渠匯入烏梁素海。近年來烏梁素海出現污染加重趨勢。
(1)分析近年來烏梁素海污染嚴重的原因
(2)提出理烏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在高三地理復習過程中,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貫穿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把知識點進行聯系和整合,有利于學生的記憶保持長久,而且有利于學生將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梳理,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網絡,在做題過程中有利于將知識進行調用,訓練整體性思維方式。在講題過程中,在答案設計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講解,如果只是學生單純地去抄寫答案,完全不進行思考,結果只能事倍功半。課后可以布置學生的作業將選擇題的解題思路以及綜合題的答案進行思維導圖式整理,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鄭芳君.利用思維導圖展開生物復習[J].中學生物學,2008(7):22-23.
[2]駱福權,鮑國達.地理高考綜合題特征與命題啟示[J].地理教育,201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