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

摘 要:絲巾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同時還具有濃厚的藝術性,對其設計方法進行研究,能夠提升其藝術價值。文章對絲巾圖案設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出單獨紋樣式、“四菜一湯”式和散點式三種結構,并總結出提煉元素、畫面設計、重組上色以及調整定稿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絲巾;圖案設計;設計方法
當前絲巾市場中,不免因圖案設計效果、藝術價值或品牌價值等眾多因素,而將各款絲巾劃分為不同層級。而這些不同層級的絲巾,皆有著屬于自身的圖案。圖案能夠使單調的絲巾變得更加美觀,在絲巾上呈現出多樣的藝術元素,因此良好的絲巾圖案設計能夠增強其經濟性,還能提供相應的藝術信息。因此,應從藝術的角度去看待絲巾圖案的設計方法。
一、絲巾圖案結構分析
(一)單獨紋樣式
沒有外部輪廓的約束,也沒有形態的局限,這便是單獨紋樣式絲巾圖案的設計結構。將絲巾上的圖案沿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旁的部分皆能夠進行有效重合,這能夠體現出傳統美學理念,是復古藝術元素的呈現。而單獨紋樣式的圖案設計,可根據圖案的形式以及布局等,將其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對稱式,顧名思義便是將圖案進行對折后,兩邊圖案能夠自然重合,其輪廓、圖案布局、裝點等皆能夠達到兩邊對稱的標準。對稱式講究的是兩邊對等,進而體現出相應美感,以此實現藝術欣賞價值。
均衡式與對稱式不同,其圖案折疊后雖然不能達到完全重合的程度,但圖案兩邊總體基本一致,講究對稱之后的均衡美感。
(二)“四菜一湯”式
該種絲巾設計方法在某一段時間里被廣泛使用,其圖案呈現為中心設定一個主花,外部四周有四個襯托紋樣。其中主花紋樣較大,為該圖案的主體,而四個小紋樣相對較小,雖然為襯托紋樣,但能夠讓人感受到設計者想要表達的隱含思想。該設計結構不僅很好地體現出活潑充滿生氣的感覺,同時還能讓人憧憬和聯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雖然“四菜一湯”式在名稱上略顯通俗,但有著極為豐富的藝術內涵。中間的“一湯”呈現出螺旋形狀,不僅占據較大面積,是整體圖案的中心,同時還刻畫得細膩生動,總會讓觀賞者留戀其中。而“四菜”通常情況下會被設計為四角魚狀結構,在襯托主體的同時,還能渲染出相應的藝術氣息。
(三)散點式
散點式的絲巾圖案結構分布較為分散,同時還總是被安排在大面積背景上。該種設計結構要求設計者具有一定的大局觀,同時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通過整體設計、制圖等多個環節,在大局畫面中呈現出想要表達的藝術信息。
二、絲巾圖案設計方法
(一)提煉元素
設計者在進行設計之初,應當先進行藝術構思,并提煉相應的藝術元素,通過畫面重組,不斷調整圖案雛形,并根據實際的設計要求,對元素進行甄選,以此在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匹配出相應的藝術元素,進而使其達到預期設計效果。在這一過程中,設計者需要對色彩元素進行認真考量,以此在使輪廓滿足藝術需求的同時,色彩上也能進行相應搭配。為確保絲巾圖紙設計的色彩因素能夠有效呈現出預期效果,設計者應當對配色問題加以重視,有效避免由于色彩不搭,使作品的綜合藝術質量降低的問題。在進行同類色配色時,設計者不能在色彩面積上均勻分配,可以對其中一種色彩偏重使用,保證色彩調配效果良好。有些時候設計者在進行色彩調配時,輔以小面積的對比色、互補色來點綴畫面,這一方式同樣也能夠呈現出良好的藝術效果。因此,設計者在進行色彩搭配時,應按照實際要求,結合藝術信息進行色彩調配,同時也可以將藝術信息列為主要因素,實施色彩調控。
以絲巾戰馬圖案為例,設計者可用黃色、橘色、棕色等,實施主色調調試,同時還可以根據個人想傳達的藝術信息,添加其他色彩實施綜合調試,以此保證能夠符合實際設計要求,同時還能呈現出應有的藝術效果。
(二)對畫面進行設計
對畫面進行設計,是設計者結合藝術原理和藝術價值體現而實施的加工措施,其不僅能夠使圖案設計滿足實際設計需求,同時還能傳達出設計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不僅強調圖案的實用性,同時還體現出其藝術性。因此,相關設計者應當重視該設計環節,以此確保設計作品能夠全面性地呈現藝術信息。在該環節中,設計者需要注意到圖案中的主要元素和輔助元素兩部分:
主要元素為圖案設計中的主體,其具有傳達信息的作用,同時也是圖案的主要呈現部分。所以在該設計環節中,設計者需要著重結合設計要求和藝術需求,使該部分能夠呈現出應有的整體價值[1]。
例如,通過Adobe Illustrator電腦軟件提取相應圖像,對圖像的造型、外部結構、內在元素等進行加工,并以此圖像為主要元素,大面積繪制在絲巾之上,進而呈現出其所具有的主體地位。
輔助元素為圖案設計中的輔助元素,前文所述的“四菜一湯”式圖案設計結構中,四個輔助圖案便是其中的輔助元素,其不僅具有一定的烘托價值,同時還具有點綴作用。因此設計者在對絲巾圖案進行設計時,可以靈活添加一定的藝術語言信息,借助輔助元素傳達藝術含義。除此之外,輔助元素有時還具備藝術信息傳達作用,但這對設計者的藝術感知力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通常情況下該種設計方式不被設計者所采納。
(三)設計元素重組上色
設計者將所提煉出來的元素按照要求進行重組上色,通過上色將相應的藝術信息附在圖案上,并通過色彩調配的方式重組藝術語言。同時,設計元素重組上色階段也是設計作品的深加工階段,所以設計者可以將元素置于圖案結構骨架上,并根據實際設計要求,突出相應的構圖元素。除此之外,設計者還可以通過這一環節對圖案中部分信息或圖像進行調整,以此突出相應的信息或內容[2]。
以朱利安絲巾為例,該絲巾的圖案設計上著重凸顯民族風氣,將人物與戰馬附在其上,并對相應部分進行針對化著色,以此突出相應的信息傳達,在保證應有美觀性的同時,還間接傳達出相應的民族風格信息。與此同時,在該絲巾圖案上,設計者對人物的頭盔部分與戰馬部分加重著色,不但不顯突兀還能豐富畫面。
(四)調整定稿
調整與定稿是整體絲巾圖案設計的最后階段,在設計者進行最后檢查時,對個別之處實施有效調整,所以設計者也應當對該環節給予一定的重視。在這一環節中,設計者可根據原定設計要求、藝術需求以及最初的表達信息,對圖案進行逐一甄別。同時在該階段中,設計者還可以在內容不豐富的部分適當添加相應圖案或信息,以此保證整體圖紙的豐富感。通常情況下,絲巾圖案設計以繪畫的表現技法為主要參考內容,設計者可以根據這一情況,對相關內容進行最后調整。若絲巾圖案設計令人產生不理性、不沉靜或不嚴謹的視覺體驗和心理感受,設計者可根據想要傳達的信息進行最后修改,以此保證最終作品的整體質感[3]。
三、結語
綜上所述,絲巾圖案設計雖然只有簡單的四個步驟,但這不僅是產品外在元素的體現,同時也是產品內在藝術元素的創造過程。因此設計者在進行設計時不僅要滿足實際設計要求,同時還要結合客觀藝術需求,滿足現代人群的藝術審美。對絲巾圖案設計進行研究,能夠在不斷提升絲巾外在美觀性的同時,有效促進我國美術事業未來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戴炤覺,高誠.“一帶一路”背景下絲上繪畫高端絲巾創新設計與應用[J].中國報業,2019(4):28-29.
[2]孔佳.孔佳絲巾圖案設計作品[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8(5):349,446.
[3]鄭亦越,趙君.淺談馬魂演繹的愛馬仕絲巾藝術[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8):97-98.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