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摘 要:作為中國傳統民族工藝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刺繡行業產業,近些年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等國家相關發展規劃、產業結構戰略政策的扶持下發展迅猛。在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技術升級換代的同時,高層次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對行業產業發展的支撐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主要對刺繡行業產業發展新形勢以及行業產業發展背景下專業領域人才培養的需求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刺繡行業產業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刺繡;湘繡;行業企業;產業發展;刺繡設計與工藝專業;人才培養
一、刺繡行業產業發展新形勢
中國刺繡種類繁多,其中湘繡、蘇繡、粵繡和蜀繡最富盛名,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繡,此外還有魯繡、京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刺繡以及維吾爾族刺繡、彝族刺繡、苗族刺繡、土家族刺繡、侗族族刺繡等少數民族刺繡。中國刺繡產業及產業鏈龐大,是中國傳統民族工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勵的產業。
調查統計,2019年全國刺繡行業中登記注冊企業達8295家,在國家相關發展規劃、產業結構戰略政策的支撐和扶持下,刺繡行業產業順應中國經濟發展大趨勢,速度快,發展勢態好。其行業產業發展形勢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刺繡行業產業正在提升文化自信,探索文化與現代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振興傳統工藝。在政策支持、政府主導下,刺繡行業產業正朝著非遺生產性保護與現代產業相融合,構建相關制度保障體系,提升產業文化自信,將非遺轉化為生產力和產品的刺繡產業振興之路快速發展。二是刺繡行業產業高舉“傳承”與“創新”并重的旗幟,正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打造國家優質品牌。2017年3月,由當時的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共同制定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一文中明確指出:“要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強化質量意識、精品意識、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結合現代生活需求,改進設計,改善材料,改良制作,并引入現代管理制度,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整體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刺繡行業產業正朝著兼具技藝本真性與當代性的產品創新研發、文化附加值高且實效性強的品牌化經營路線快速發展。
二、湘繡行業產業區域發展新形勢
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厚重的文化積淀使湘繡成為了湖南省亮麗的文化名片,2006年5月,在長沙市政府的主導下,湘繡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湘繡作為湖湘文化品牌和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在湖南省內已經形成了以湖南湘繡研究所、湖南湘繡城、沙坪湘繡之鄉三大基地為主的產業集群,近十年來,湘繡行業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據調查,截止到2019年,共有注冊登記的湘繡企業503家,其中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的有12家,湘繡全產業從業人員3.4萬余人。湘繡及湘繡衍生品年總產值在2012年度已達到25億元,近三年,湘繡產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4%。
近幾年,在我國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在“一帶一路”、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重大建設規劃與湖南“一帶一部”“一核三極四帶多點”等區域重大戰略交匯疊加的大背景下,湖南湘繡行業產業也正由傳統手工制造型向現代智能制造型轉型升級。湘繡研究所、湘繡城集團、長沙伊飛湘繡有限公司、湖南金球湘繡有限公司等領軍企業率先通過電腦繡花編程打版,手繡機繡結合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附加值,降低生產成本;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市場需求,指導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和開展精確營銷;通過納米技術和防偽專業技術提升高端定制產品的科技含量等各種方式融入智能制造技術和高新信息化技術,此外,這些領軍企業開始對接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服裝產業和時尚產業進行跨區域合作,積極開展非遺傳承、工藝創新、設計研發、品牌運營、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和技術革新。同時,領軍企業在湘繡行業中打造了“金彩霞”“珊繡”“蟬翼繡”等多個馳名省內外的優質品牌,帶動其他湘繡企業在湖南湘繡行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不斷前行。
三、湘繡設計與工藝專業領域人才培養新需求
隨著“一帶一路”“西部計劃”“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等國家發展規劃的出臺和導向,刺繡行業產業在集非遺文化傳承、刺繡技藝創新、創意產品設計、智能科技融合、品牌價值提煉等多方面發展需求于一體的實際情況下,呈發展速率放緩、發展態勢階段性回落的現象,導致這些問題最關鍵的原因在于缺乏足夠數量和足夠質量的專業人才支撐。預計到2023年,刺繡行業企業約有60余萬專業人才的缺口,需要一大批能夠勝任刺繡文化傳承、刺繡產品設計、刺繡高端定制與研發、電腦繡花制版與打樣技術、刺繡品牌策劃運營、國際交流與出口貿易銷售等崗位的刺繡高層次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在刺繡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湘繡也是如此,2018年12月,時任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的高山在調研全市湘繡產業發展工作時指出:要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推動湘繡實現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伴隨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湘繡行業產業在創新力度、企業文化內涵、經營理念、生產管理方式、品牌意識、營銷模式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正在經歷由“數量”到“質量”、由“單一”到“多元”的革新,與此同時,湘繡新工藝、新材料、機繡新設備等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職業標準越來越規范,湘繡行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也受到人才數量不足、人才質量不高的雙重影響和制約。據統計,未來三年內湘繡行業企業至少需要5萬余專業人才的支撐,湘繡行業企業對具備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擁有精湛工藝技能和創新轉化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此外,綜合近些年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藝術學院每年調研走訪湘繡研究所、湘繡城集團、長沙伊飛湘繡有限公司等20余家省內精英湘繡企業對人才培養需求和職業崗位需求的數據分析可以得知,當下,湘繡行業企業急需湘繡文化傳播與推廣、湘繡設計研發、湘繡工藝創新、電腦繡花打版、湘繡品牌策劃、湘繡生產精細化管理與“線上+線下”運營管理等高層次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于2006年在全國首辦湘繡專業,融傳統師徒相授于現代高職教育,校企共建湘繡設計研發中心,成立了湘繡代表性傳承人劉愛云大師工作室,校企合作全訂單育人;打造了一支“教授+大師”雙帶頭人領銜的專業團隊,實施工藝總監和藝術總監同堂指導,培養三年制高職層次湘繡技術技能人才,14年來面向湘繡行業企業輸送人才達700余人,往屆畢業生們活躍在湘繡行業企業,為行業企業貢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但是現今,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繡設計與工藝專業(湘繡設計與工藝方向)設置和探索四年制應用型本科專業,構建符合高層次應用型復合人才的培養體系和課程體系,更好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匹配刺繡行業產業、湘繡行業產業的需求與發展勢在必行,只有這樣高校才能緊密對接行業企業,為行業企業的不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梁龍.打造國家品牌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落戶潮州[J].中國紡織,2017(4):118-119.
[2]向思全.大數據思維對土家族刺繡工藝產業的重構[J].科技創業月刊,2016(5):14-15.
[3]唐利群.湘繡專業教育對行業企業經濟推動作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184-185.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