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運致 馬黎燕 曹曉旸

摘 ?要:基于服務學習的理念,本團隊在《繪本英語教學實踐》課程中采用Wiggins &McTighe的逆向設計模式,以終為始,從結果出發,進行服務學習課程設計,開發了課堂學習與社區服務精準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3年的教學實踐,結果顯示,逆向設計框架下的服務學習課程目標與內容主次分明、服務于學習緊密結合、評價對學習充分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學術自信、綜合能力和公民意識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關鍵詞:服務學習;逆向設計;實踐教學;課程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21-0106-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ervice learning, the team adopted the reverse design model of Wiggins & McTighe in the "Pictur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course. ?Starting from the expected results, the course identified specific learning goals and prioritizes the learning contents, develope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lanned service activities that combined classroom learning with community service. After three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kward desig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ervice learning has distinctive advantages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cademic self-confidenc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civic consciousness have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Keywords: service learning; backward design; practicum; instruction model
服務學習是一種以課程內容為基礎的體驗教育方式,它要求學生通過參與有組織的服務活動,滿足社區需求,同時在服務過程中通過反思,更進一步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拓寬學科知識并提高公民責任感。服務學習的理念對于促進我國高校教學改革,尤其在提高實踐教學的有效性方面,有著積極的啟發意義。
近年來,服務學習的研究和實踐熱度趨強,但服務學習本土化過程尚在不斷借鑒和完善中。服務學習課程模式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挑戰,如服務活動缺乏系統規劃,游離于課程之外;服務活動一次性集中完成,缺乏持久性;服務活動中公益性、一般性的勞動多,與學生專業學習貼合不緊密等。
針對這些挑戰,本研究團隊在《繪本英語教學實踐》課程中采用Wiggins &McTighe的逆向設計模式,以終為始,從結果出發,進行服務學習課程設計,通過3年的教學實踐,逐步形成了課堂學習與社區服務精準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服務與學習的齊頭并進,學生課程學習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共生,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利益雙贏,從而保證了服務學習的教育有效性和持續性。
一、逆向設計理論
Wiggins &McTighe認為最有效的課程設計應該是反向的。他們將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的定義為:教師從最終的結果——預期的目標或標準出發,然后根據目標或標準對學生學習的要求以及為達到此要求而實施的教學(如手段和措施等)來設計課程。
圍繞目標開展教學能夠確保教學過程不偏離、不松散,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過程。
課程的逆向設計包含以下特點:
(一)順序性
逆向設計要求教師首先明確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從全局出發,統一規劃課程的教學設計,強調以終為始,循序漸進,具有明確的順序性。教師首先要弄清楚希望學生學到什么、掌握什么、學會應用什么,在此基礎上梳理所要講授的內容,分清重點和難點,同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程度和經驗以及可利用的教學手段和資源等因素,設計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確保教學始終朝著預設的目標穩步前進。
(二)保障性
逆向設計特別強調教學過程評價。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后,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評估和確認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的知識,以便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確保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朝著預期的方向邁進,最終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此外,評價不僅用來反映學生的理解層次和水平,還可作為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和總結的工具,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三)有效性
逆向設計提倡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的指導下設計教學,教學過程和活動、教學措施和資源是最后才確定的,而且是可以適時調整的,目的是讓教師少走彎路,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一個教學框架,逆向設計可以應用于各種教育情境,不少研究顯示,逆向設計適用于服務學習項目且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服務學習課程中,理論教學和服務實踐并重,由于理論知識點多,服務種類多元,而課時有限,老師在課程設計時容易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逆向設計有助于教師理清思路,抓住重點,課程設計目標清晰、評價方法明確,活動針對性強,能有效促進學生理解要點,實現知識的遷移。
二、課程設計
本團隊遵循逆向設計步驟,分三個階段進行課程設計,即明確學習目標(Identify Desired Results),確定評價依據(Determine Acceptable Evidence),設計教學方案(Plan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Instruction)。
(一)明確學習目標
1. 明確能力培養目標。在教學設計根據該課程的目標結構,梳理出兒童、繪本、繪本講讀和英語教學四個環節不同層級的具體要求。從宏觀到微觀層層設定每一個環節、每一次課、每一個實踐活動的學習目標。
2. 梳理知識層次。Wiggins &McTighe強調教師應考慮在教學中不同的知識之間存在的優先程度。教師需要通過比較和選擇確定整個課程和每次課的重點知識。有些知識是學生熟悉即可的知識。例如,兒童發展的知識是作為背景知識來搭建支架,確保繪本選擇和講讀方式的兒童中心取向。有些是學生需要學會并應用的知識,如對繪本意義、特點、分級方式以及閱讀的意義和過程的理解等。有些是需要學生把握內涵并持久掌握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如,閱讀與語言學習的關系、如何通過閱讀來促進語言學習的策略等。
(二)確定評價依據
逆向設計要求教師考慮如何搜集證據,判斷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在本課程中,學生的服務實踐的表現被用做評價的依據,判斷學生是否已掌握并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教師通過觀察、服務對象的反饋以及學生的反思報告及時進行評估,并據此對教學進行調整。如,學生進行圖書推介的服務,從學生的書評以及推薦圖書時考慮的因素,可以看出學生是否理解了圖書的內容及意圖,以及是否具備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意識和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的把握。
(三)設計教學方案
在這一階段,教師確定每個環節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材料、課堂組織方式和活動以及社區服務活動的類型和組織方式等。
教師與社區充分溝通設計社區服務項目:選擇適合該課程學習目標的服務類型,工作量要求(時數或其它標準),考核方式和評分標準。我們根據服務場所、任務以及與服務對象接觸的程度,服務大致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直接服務,即學生直接對社區或個人提供服務。例如在社區圖書館給兒童講故事、開設講座、提供咨詢等;輔助服務,即以幕后輔助的形式提供服務。例如,為社區圖書館整理圖書,為活動布置場地等;間接服務,即服務不在真實社區內發生。例如,為社區圖書館推介圖書;編寫親子閱讀指導手冊等。學生根據服務學習課程設計的要求,參與以上不同類型的服務活動,以達到課程學習的目標。
三、教學實施
南師大金陵女子學院英語系自2016年以來開設《繪本英語教學實踐》選修課,該課程為實踐性課程,總學時54,其中實踐學時36。課程采用小班化教學,選修人數為20-25人。課程將課堂教學和社區服務穿插進行,學生根據每個環節的教學目標,完成理論學習,參與社會服務,進行評估和反思。實施過程的基本構架如表1。
四、教學效果
總結近三年課程實施效果與影響發現,運用逆向設計模式的服務學習課程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夠實現實踐教學的多重目標。因篇幅所限,本文集中討論逆向設計對服務學習課程設計的優勢,及其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一)逆向設計優勢
1. 目標與內容主次分明
本課程涉及有關兒童、繪本和英語教學的很多理論和技能,如果從知識體系出發設計課程,一個學期里完成所有內容是不可能的。運用逆向設計的框架,我們將預期結果,即學生能夠自如運用繪本給兒童講故事教英語,作為教學目標,就有了明確的切入點。將大目標細化成小目標,課程實施就有了可操作性。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內容的主次篩選,凝練出兒童發展和英語教學中最相關的概念、理論、原則和技能,教學上有的放矢,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任務,有助于自主性的發揮。
2. 服務與學習密切結合
以結果為中心的方法,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整合了服務和學習。很多服務學習項目中,課堂教學先行,服務被安排在學期的最后幾周,服務與學習沒有充分整合。我們采用的逆向設計課程,服務是根據各階段學習目標逐步安排的。社區服務和課堂教學的時間線交叉進行,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及時通過服務去實踐,在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課堂討論中立即得到解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服務反思及時調整教學,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 評價對學習充分促進
本課程的評價是依據學習目標,一步一步整合進教學和服務環節的,通過評價,學生能夠聚焦特定環節上理論和實際的聯系,比較準確地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在后續學習中尋求答案。教師可以及時發現難點、弱點,有針對性地給予支持和幫助。這種以結果為中心和基于現實的評價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二)學生學習效果
1. 激發了學習動機,促進知識和實踐的聯結
學生因為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務,課堂上參與度很高,無論聽課還是小組討論都非常投入。很多學生在反思報告中寫道:“我在服務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努力回憶上節課學到的東西”,“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之間的差距”。
另一方面,服務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激發了新的學習需求,讓學生產生了探究的渴望。每次服務結束后,都有課堂討論,除了反思自己是否達到預期要求,更多會討論如何做得更好,還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和技能。
2. 促進成功體驗,提升學術自信和效能感
通過一步一步圓滿完成服務工作,學生能夠充分體驗成就感和價值感。實踐的成功體驗,伴隨解決問題、合作、決策、交流和思考方面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學術自信。有學生在反思中寫道:“一開始我其實是很慌的,從來沒做過,但老師除了教理論,課堂上還有演示和模擬,每次去服務都有準備,效果都很好,就越來越自信了”,“通過社區服務,我的能力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提高”,“以前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合適當老師,現在覺得我有潛力成為一個好老師”,“我發現與小朋友相處沒有想象中那么難”,“我會考慮研究生讀教育方面的專業”。
3. 領悟學習的意義,增強公民責任感
課程目標直接指向學生為社區中做貢獻,促進學生將專業學習與社區的真實需求結合起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了解社會,感知生活,強化其作為社會人的權利意識和主體意識,提升了社會責任感。“當我看到小朋友專注地聽我講故事,或者搶著回答問題,感覺到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讓兒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英語很重要,我覺得這樣的努力很值得”。家長和社區的積極反饋,也給了學生極大的鼓勵。有些學生在課程結束后積極組織或參與其他的社會實踐活動,把英文繪本閱讀活動推廣到更多的社區。
五、結束語
服務學習所蘊含的全人教育理念,能充分體現現代大學的辦學宗旨。服務學習課程因其關注理論與實踐的聯結,注重課程實踐化和實踐課程化的統一,這在極大程度上有利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公民意識的提高。
在服務學習課程中,逆向設計的優點在服務和學習的整合中是顯而易見的。逆向設計的簡單、合理的框架,可以在不同學科、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服務學習課程中推廣。
參考文獻:
[1]郝運,饒從滿.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理論模式初探[J].比較教育研究,2009(11):59-63.
[2]張莉,方巍.美國服務學習及其研究的本土化啟示[J].青年探索,2011(1):80-86
[3]何玲,朱曉宇,趙樹理.服務學習理念下的課堂學習與社區服務——以《兒童權利與保護》課程為例[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4):93-100.
[4]Wiggins, G. &McTighe, J. (2005).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expanded 2nd edition)[J].Alexandria, VA:ASCD.
[5]Wiggins, G. &McTighe, J.(2011). 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guide to creating high-quality units[J]. Alexandria, VA: ASCD.
[6]Jozwik, S. Lin, M.,&Cuenca-Carlino, Y. (2017). Using backward design to develop service-learningprojects in teacher preparation[J]. New Waves Education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2),35-49.
[7]Reynolds, H.L.& Kearns, K.D.(2017). A planning tool for incorporating backward design, Active learning, and authentic assessment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J]. College Teaching, 65(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