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依法治國的國家,而隨著這項重要戰略的實施,法治教育也成為青少年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今已經在初中全面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在2016年教育部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后,不僅對我國依法治國戰略的整體實施有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實現立德樹人階段性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道德與法制;立德樹人;教學策略
立德樹人是要求學校在進行教育工作過程中,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讓學生先立德,再樹人,一個人可以學識平庸,但卻絕不允許道德敗壞,這對于他人、對社會有非常大的危害。所以,目前的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點。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在教學中可采用相應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啟發、引導、熏陶,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初中階段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 初中德育與法治課程教學背景和教學目標
初中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養成習慣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教育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能夠讓學生樹立法治觀念,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讓學生擁有應用法律在解決問題的想法,是我國依法治國戰略推動的基礎工作。初中階段的道德和法治課程,是學生養成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在教育中,基礎教育是初中生成長的一大因素,將道德與法治加入教育中,是初中階段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的重要條件。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國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頒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并對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定位、原則、要求、內容、實施方面進行明確。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通過道德法治課程能夠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義務和權利,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法治理念和法治原則。通過課程的開展,可以讓學生逐步建立法律意識,養生學生的規則意識,讓學生養生遵紀守法的行為準則,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樹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為提升初中階段學生的法制觀念,幫助學生樹立起法治信仰,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法律常識,由此可見,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是實現立德樹人教學的關鍵所在。
二、 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因素
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教育部所頒布的教學剛要中明確指出,在教育中應設置專門的課程,讓學生對法治教育的具體內容有所了解,或設置專門的教學單元、或幾種在某一時間段進行專項教學內容,以保證初中階段學生的法治教育時間。在課程中要想實現高效課堂,對于教學方案要進行合理規劃,針對此,首先,學校應結合課程實質來對教學方案進行設置,保證學生擁有足夠的教學時間。在教學中可按照道德品質教育的教學標準,讓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將一些法律知識簡擴充在初中課堂中,并嚴按照學生的教學需求開展教學。其次,關于教師方面應接受相應的培訓,讓教師能夠充分把我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特點和觀念,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標準和要求進行深入研究,對法治教育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努力做到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下,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需求。根據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需求,在進行教材編寫方面,需要將我國憲法作為主體脈絡,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這也是初中階段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學生對這類知識的學習興趣也會比較高。最后,應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這是保證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實施的前提條件。合理的利用教材,同時教師也應轉變教學觀念,對教學途徑進行深入研究,研究教學內容,保證課程的開展能夠在初中階段得到提升,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三、 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策略
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將學生的德育與法制教育進行結合,為實現法治育人的教學重點打下基礎,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做好準備。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和規律要有一個全面了解,教學內容應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可以采用實踐、體驗、參與等教學形式,讓教學課程與法治相關的實例、案件、常見問題等進行結合,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參與,并進行思考,老師和學生之間要有良好的互動,實現教學創新,以此來提升法治教育的課堂效率。
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生活,創造課堂交流話題,關于某一個方面讓學生進行探討,這樣的教學內容將會更有趣,也更貼近學生。比如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加入課堂之中,如很多家長會利用學生的休息時間讓學生參加各種興趣活動、補習班等,或學生的藝術課程轉變為其他課程,關于這兩個話題選擇其中一個,讓學生從法律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樣能夠讓學生養成在小事中尋找法律援助解決問題的習慣,讓學生學會用法律的思維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初中階段養成法律思維習慣。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具有開創性的課程形式,針對教學資源教師需進行合理研究,從中尋找出適合學生生活狀況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并針對問題進行思考,逐漸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讓學生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便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海燕.立德樹人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20(2):111-112.
[2]蔡增文.初中《道德與法治》立德樹人課程價值表達[J].神州,2019(36):215.
[3]伍仁容.立德樹人以法育心: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建議[J].軟件,2020(1):186.
[4]楊帆.立德樹人視域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遼寧教育,2020(3):5-8.
作者簡介:
楊二月,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石嘴山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