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是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方式,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因此,去除枯燥乏味,對家庭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面對和探索的問題。文章梳理了當前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
家庭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有效途徑。方式多樣、靈活、新穎和表達較為精準的作業,會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慢慢掌握更多的知識,促進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然而,現實中的家庭作業設計卻存在諸多問題。
一、 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作業設計的形式單一
因為缺乏對學生自身的了解以及沒有系統的科學理論做引導,目前仍然存在家庭作業的設計形式單一,沒有較強結合學生自身基礎的現象。比如有的家庭作業簡單重復,不注重質量;有的只注重書本知識,忽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二)家庭作業設計的方法機械
對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方法上,有許多教師沿用以往的方法,簡單機械,缺乏靈活性,且沒有變化。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簡單抄字詞,很多教師仍熱衷于采用最機械的鞏固方式,那就是反反復復的抄寫字詞,每學完新課,總要布置學生把字詞抄上若干遍。二是單純背誦,對于一些詞語、句子,只是讓學生機械的背誦它的含義,囫圇吞棗的背誦句子,不要求理解,或者自己概括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也都需要背誦。三是簡單的題目設計,對于句子的解釋、文章感情的升華、體會文字的表達方式,像這些全靠自己理解的內容,有的教師設計成選擇題、判斷題的形式,把學生的思維徹底禁錮住了。
(三)家庭作業設計的內容枯燥
語文課程的學習是具開拓性的,語文本身就是一門拓展性、緊密貼合生活實際的學科,語文知識源自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因此家庭作業的設計,也應該是開放性的,要創造給學生充分接觸生活、接觸社會的機會,可一些教師對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內容上,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練習,家庭作業上的題目類型,有的直接照搬于課本上的設計,不加修改讓學生直接抄寫。久而久之,學生對于語文的認知就是課本和教輔上的習題,語文應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被徹底的擱置了,大大束縛了學生對于語文認知的空間,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沒有任何益處。
二、 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措施
(一)家庭作業設計的形式多樣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可知,單一、粗放的作業設計形式,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很不利。所以,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自己的個性特征為著眼點去設計家庭作業,設計的不僅是面向全班學生都能接受的基礎性作業,也要設計滿足不同基礎知識水平、不同智能特點的學生的個性化作業,從而讓有著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智能特點的學生有更多作業選擇,能更好地發現自身的智能優勢。在學生經歷這一過程中,不管對錯只要是思考了就值得肯定,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如課文仿寫、改寫、續寫等。以這種給學生設計個性化作業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還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甚至相互抄襲。比如張祖慶老師在執教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后,設計這樣的小練筆:聽了作者爸爸的話,你是否和林清玄一樣,忽然發現身邊的許多平凡的事物,和以前不一樣了?仿照課文6、7段的寫法,寫幾句話。此外,張老師還激勵學生課外閱讀林清玄的《和太陽賽跑》,細細品讀,重點關注作者40歲時對時間的認識和30歲時發生了什么變化。這兩項作業既讓學生樂于表達,又通過拓展閱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二)家庭作業設計的方法靈活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布置作業,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有平臺,讓學生動手實踐有動力,結合身體感官部位,讓學生學會流暢表達、學會用肢體表演、學會用審美與靈感創作、學會將感情融入朗誦等的創新的實踐型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活動實踐的廣度。使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也能夠積極愉悅,對知識的了解也能從多角度體會。例如在學完《白楊》一課后,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根據你讀課文理解,畫一幅你心目中的白楊圖;如果你喜歡朗讀,可以自行下載配樂,有感情地朗讀你喜歡的段落;愛好文學的同學,寫一首贊美白楊的小詩;喜歡科學的同學,可在家長陪同下植一株白楊樹,并且拍下照片請同學們一起觀看。在學習《曹沖稱象》一文后,將紙船放到盛水的臉盆內,體會水的浮力大小。在教學完《少年閏土》后,讓學生用寫作、表演故事情節的方式拓展課后文本作業,想象一下中年閏土的樣貌,老年閏土的生活狀態會怎樣呢?學生經過完成這些富有創新性和活動性的家庭作業,既強化了新知,又激發了學生興趣,學生的創新性表達能力、實踐能力也可以進一步發展。
(三)家庭作業設計的內容開放
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作業設計,最忌簡單重復、枯燥乏味,依照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征,內容設計充滿開放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調動起來,對于知識的渴求度會提升,也會更加主動地解決問題。不可否認,一部分知識與技能是經過簡單重復的訓練得到強化的,但是并不是簡單重復的訓練遍數越多取得效果越好,簡單重復的訓練強化技能的必要手段,但由訓練曲線可知道,訓練的遍數要把握好關鍵點,過猶不及,在設計需要簡單重復訓練的家庭作業時,可以增加一些開放性元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鞏固知識,開闊視野。
總之,教育教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將創新理念與實際教學活動相結合的追求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只有不斷探索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新理念、新策略,引導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積極探索、陶冶情操,才能幫助學生擺脫繁雜、低效的家庭作業,使他們自主、生動活潑地發展,成為具有自我獨立精神與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嚴紅韜.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創新性分析路[J].實踐前沿,2018(97).
[2]蘇喆.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之我見[J].教研:各抒己見,2019(6).
[3]田麗麗.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的研究[J].中小學教研,2018(5).
[4]史真真.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探究[J].課堂教學與研究,2018(30).
作者簡介:
鐘利沙,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武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