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與家庭在學生成長中均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有效的家校合作才能為學生提供全方位、良好的成長環境,有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從目前現狀來看,農村小學的家校合作育人工作還存在家長思想觀念落后、合作方式單一、合作內容乏味等情況,基于此文章將結合筆者工作實踐,對農村小學家校合作育人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索,以期能為教育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家校合作;路徑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孩子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家校合作育人,將對學生影響最深的兩個社會機構的力量予以聯合,在教育活動中兩者相互配合,能夠讓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指導,促進其全面且健康的成長。所以,在農村小學教育工作開展中,家庭不可脫離學校,學校也不能離開家庭,兩者需要形成合理,展開密切合作去實現育人目標。結合農村小學教育實際情況以及本人工作實踐,提出如下家校合作育人的具體路徑。
一、 建立農村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在教育系統的長河中,社會是上游,家庭是中游,學校是下游。如果處于上游的社會和處于中游的家庭被污損了,處于下游的學校教育很難保持“清澈”。因此,為了學校教育能發揮出教育效果,必須關注家庭教育環境現狀,充分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育兒觀,注重對家長進行科學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訓與指導。所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也可稱作為家長學校,在這一場所中主要是為農村學生家長傳授更多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與技能,讓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身心發展更加了解,從而更好地協助學校去配合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場地,可打造為宣傳正確教育思想、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通過其作用的全面發揮,能夠改變農村學校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思想觀念,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識到一味地要求孩子去追求學習成績而忽視其心理健康、生理發展,是極不可取的做法。所以,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需要與學校教育形成合理,彼此支持與相互配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最終形成雙贏局面。
二、 建立同年級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
實際上大多數農村小學均有成立家長委員會,學校領導也會定期與家長委員會成員進行溝通,咨詢委員會的意見與建議,而家長們也可通過家長委員會去反映相關問題,比如教學質量、安全等方面,學校可及時根據情況做出應對。但是不同年級的孩子所表現出的問題也各有差異,所以為了提高家校合作實效,還需建立同年級家庭教育委員會,確保同所學校、同一年齡段學生所存在的共性能夠讓家長掌握,在家庭教育予以針對性應對。當然,不同學生的情況均有區別,家長的教育方法也各有千秋,通過在同年級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幫助下,家長能夠在遇到具體教育問題時了解其他家長的正確做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去構建網絡在線交流平臺,在家長的相互交流之下去提高家庭教育實效。這一同年級家長交流平臺的家里,為年齡相仿的孩子家長提供了各種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通過意見交換、取長補短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 建立家長菜單式作業有效處理運作模式
學校教育布置作業十分必要,但是作業并非教育重點,也不屬于課程核心,而應當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自主選擇。家長與孩子展開合作學習的菜單式作業便是為孩子和家長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把握好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所有的孩子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其學習行為習慣均有差異,為了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家長則要結合學生自身情況去設計更為高效的預習、復習、拓展等方面的作業,做到查缺補漏、提優補差。當然,作業也不能局限于學業,還需將視野進一步拓寬,對其興趣愛好、心理健康、理想信念等提高關注,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為其做出合理的人生規劃,循序漸進地推進家庭教育。此外,家長與教師還需要在教育觀念方面保持統一,菜單式作業可共同商議確定。學無止境,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學生都達到相同的高度,但是需要在家校合作培養下,幫助學生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成長。
四、 建立家長讀書會、交流會等活動開展的運作模式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需要在做人、求知、健體、審美、生存等方面具備相當的能力,要想達成這一目標,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庭、社會與學校形成合力。而在這三者當中,家庭教育作用重大,尤其是家長的道德修養、文化水平、思想品德、言行舉止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針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方面,家庭是繞不開的主要因素。因此,可建立家長讀書會、交流會等活動,通過為家長提供讀書目錄,讓他們利用閑暇時間去學習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同時,學校還可定期組織學生家長前往學校聽專家講座、研討會等,去提升家長自身的素質及修養,并且構建針對性的監督評價機制,保證家校合作活動的連續性與有效性。而通過各種針對家長的活動開展,向家長提供更為便捷且個性的指導,能夠更好地發揮家庭的育人功能。
綜上所述,為保證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及健康成長,家校合作展開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從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來看,教育實效直接取決于學校及家庭的教育影響一致性,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無論哪方面的缺失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唯有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且采取有效路徑予以配合,發揮彼此的育人優勢,從不同角度去創新育人活動,才能為國家人才的培養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檸.小學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7.
[2]王志勇.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家庭好孩子表[J].新課程:小學,2019(9):2-3.
[3]徐菁.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和改進策略的研究[D].南昌:東華理工大學,2019.
作者簡介:
林加周,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古雷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