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閱讀,就是在語文課堂上圍繞一個議題選擇一組相關聯的文章,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議題展開立體式的自主閱讀,在充分發揮個人智慧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共享智慧,逐步構建文本的意義,在師生和文本的視域融合中形成共識,在閱讀中發展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并進行多方面的言語實踐。群文閱讀可以形成由課內到課外的閱讀序列,群文閱讀教學,不同體裁、不同表達形式、不同語言風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間,教師和學生的選擇余地和自主性越來越大,閱讀范圍逐漸拓展,有助于形成“大語文”的閱讀觀,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群文閱讀;閱讀策略;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 群文閱讀的概念
群文閱讀,就是在語文課堂上圍繞一個議題選擇一組相關聯的文章,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議題展開立體式的自主閱讀,在充分發揮個人智慧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共享智慧,逐步構建文本的意義,在師生和文本的視域融合中形成共識,在閱讀中發展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并進行多方面的言語實踐。這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它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群文閱讀的閱讀策略
群文閱讀是語文閱讀的一種形式,群文閱讀的“群文”是相對“單篇”而言的,但“群文”的“群”卻并非“單篇”的簡單疊加,不只是把文章按人文內涵組合在一起,而是深入文本內部,關注文章的形式,把握文章的內部結構,并在文章之間形成“互文關系”。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選擇“群文”時,要有一定的策略。
首先,群文閱讀選擇的文本主題要鮮明。群文閱讀的材料很廣泛,為避免群文閱讀的雜亂無章,群文閱讀的選文要有明確的主題,能體現教師明確的教學意圖。教師可以從作者、體裁、文章內容、人文內涵、表達方式等多角度確定主題,圍繞主題精心選擇文章。另外在選擇材料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興趣,內容要能打動學生的心,要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如:“家國精神”“人文精神”“傳統文化”“道德素養”等,讓學生從閱讀中能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其次,群文閱讀的選文一定要具有經典性。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兼顧,強調幫助學生樹立多元文化價值觀,塑造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名著是不同國家和時代人類智慧的結晶與文明成果的標志,是經過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優秀作品,往往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巨大的藝術魅力。
再次,群文閱讀要求教師設計問題多元化。問題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教師教學的手段。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個閱讀整體,設計比較性、遷移性等問題,將多篇文章橫向聯合起來,培養學生重整、評鑒、創意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最后,群文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整合判斷,求同比異。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單篇文章閱讀作基礎,但重點是指導學生在多篇文章閱讀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
“求同”就是找出幾篇文章的共同點。《咬文嚼字》《說“木葉”》《談中國詩》三篇課文或探討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審美現象,但三篇文章都屬于文藝性論文,都具有嚴謹的結構,嚴謹的論證,嚴謹的語言,文學性趣味性俱佳,閱讀時要引導學生進行探討。
“比異”就是找出幾篇文章之間的差異。如《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都屬名篇,卻風格迥異。《林黛玉進賈府》主要呈現出人物群像及不同的出場方式,《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則圍繞中心人物展示豐富的細節、細膩的心理轉變過程和自然環境的重要作用。
三、 群文閱讀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首先,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增加閱讀量,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快速閱讀是一種技能,技能是需要訓練的。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單一的閱讀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群文閱讀教學,一節課中要求學生閱讀多篇文章,這就讓學生的閱讀速度得到了切實的強化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其次,群文閱讀可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習不是學生簡單地接受教師的講解,而是學生自我建構的過程。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一節課中閱讀多篇文章,新的閱讀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教師不得不少問少講,學生忙著進行看書、思考、陳述、傾聽等語文實踐,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閱讀興趣也在大幅提升。
最后,群文閱讀教學是把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轉化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新課標所提出的語文教育的目的和基本理念,群文閱讀教學的最大意義就在于可以把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轉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群文閱讀教學通過多文本形成一個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可以有效地參與進來,在參與過程中把握語文能力,把知識與自身的體驗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能夠多方面體會文本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可以形成由課內到課外的閱讀序列,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間,教師和學生的選擇余地和自主性越來越大,閱讀范圍逐漸拓展,有助于形成“大語文”的閱讀觀,在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讓中學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探究的課堂、討論的課堂、閱讀策略的課堂、思考的課堂。
作者簡介:
楊想錄,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