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以學生為本的育人思想漸漸普及起來,但是要想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卻并不簡單,因為如果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且并未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那么是很難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對此,小學數學教師便要客觀分析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學習能力,及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勤思考、多表達,使其在探究與實踐活動中內化數學概念,生成數學思維。文章將從設計趣味活動,實現激趣指導;回歸現實生活,完善實踐體驗;堅持先學后教,豐富探究心得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積極性;調動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常規的做法是由教師單向講解、傳播數學知識,學生只需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即可,所以教師并不會專門分析如何才能讓小學生以主體身份去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反而對于學生安靜聽講的狀態十分滿意。但是,即便小學生規矩地坐在座位上,也并不代表他們會全神貫注地學習數學知識。相反,由于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形式單一,所以有許多小學生都經常走神,也有可能昏昏欲睡,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去學習。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必須要及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邊聽邊思、邊學邊證,切實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由此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
一、 設計趣味活動,實現激趣指導
客觀來講,小學生的心思單純,目的簡單,如果他們喜歡學數學,且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愉悅、幸福的感受,那么即便教師不催、不管,他們也會自覺學習數學知識,珍惜每一次數學學習機會。但是,如果小學生不喜歡學數學,還因此感到十分痛苦、疲憊,那么即便教師反復督促、嚴格指導,他們也很難實現有效學習。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設計趣味性的數學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自覺思考、主動表達、勤于閱讀,由此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
就如在“位置與方向”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一個寶藏地圖游戲,具體的游戲規則為:筆者會在教室內安裝一個箱子,里面藏有“寶藏”,然后在不同的位置上寫下尋寶提示,由此引導學生尋找寶藏,最先找到寶藏的學生可獲得相應的游戲獎品。在這個游戲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復習了關于上、下、左、右這幾個方位詞,然后介紹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展現了地圖,及時訓練了學生的讀圖能力。接著,學生就可抽取尋寶地圖,按照地圖去尋找尋寶線索,通過解答相應的計算題、應用題等通關,順利拿到下一個尋寶路線的線索。這個游戲趣味性十足,而是比較“燒腦”,可以切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全面整合數學所學知識,讓學生集中精力去攻克尋寶任務。如此,則可切實優化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使其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后來,當游戲結束之后,本班學生還顯得意猶未盡,而這就可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筆者還在課后組織本班學生玩了藏寶游戲,引導學生復習方位知識。
二、 回歸現實生活,完善實踐體驗
生活是認知的來源,令小學生印象深刻的知識普遍是他們通過親身經歷所得到的。但是,常規的小學數學教學卻長期與現實相脫離,學生很少思考學好數學對于現實生活的具體影響,也因此無法清晰認識數學學科的現實價值。在這種狀態下,小學生是很難全面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的。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堅持回歸現實生活,積極完善學生的實踐體驗經歷,由此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使其積極遷移、自主解題。當小學生充分意識到學好數學的現實價值之后,也會產生良好的學習動力,自覺展開數學學習。
就如在“年、月、日”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課堂導入階段詢問本班學生的生日,以及各個傳統節日的具體日期。通過課堂對話可以發現,有的學生會說出自己的陽歷生日,有的學生會說出自己的農歷生日,而我國的傳統節日日期基本上都是以農歷日期為主的。這就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陽歷、農歷的異同點。據此,筆者就為學生講述了我國本土日期計時方式,以及國際通用的日期記錄方式,初步引導學生學習了年、月、日知識,解釋了年、月、日的周期性問題。然后,筆者還鼓勵本班學生自主制作一份個人日歷,詳細標注每個月的天數、對照的星期,及時訓練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鼓勵學生自主創新,設計多元的日歷封面,展現學生的審美情趣與創造意識。如此,則可切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實現自主學習。
三、 堅持先學后教,豐富探究心得
先學后教教學活動是突出學生主體學習行為的基本形式,而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為了使其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及時優化師生互動形式,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根據學情現實來確定具體的輔導時機、輔導方式,幫助學生成功建構數學概念,切實優化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心得,使其積累有效學習經驗。如此,學生則可體會學習成功,產生成就感、滿足感與幸福感,而這就更易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學習數學知識。
就如在“多位數乘以一位數”的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嘗試以主體身份自主建構數學知識,筆者就組織了小組活動,即學生需以4人為一組,共同閱讀數學教材中關于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算理知識,使其自主歸納口算技巧,且要通過筆算驗證口算技巧的正確性。如此,本班學生基本都可實現積極思考,且能在同組成員的啟發下產生思維靈感,準確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算法。對此,筆者就直接肯定了各小組的探究成果,還通過當堂檢測活動證明學生所總結的口算方法是正確的、有效的,讓學生及時遷移了探究結論。通過課堂賞識與習題檢驗,本班學生普遍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情感,神色都變得十分激動、興奮,尤其是一些經常因為學習失敗感到沮喪、自卑的學生,切實受到了激勵,使其重塑了數學學習自信,自覺展現了個人計算能力的變化。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很好地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更易于促使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以生為本的趣味活動、實踐活動與探究活動,有效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讓學生逐步實現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剛賢.小學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64.
[2]韋應書.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積極性[N].貴州民族報,2018-07-25(A04).
作者簡介:
姚平,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市袁州區西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