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們作為教師的一個焦點問題,核心素養是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是決定一個學生是否有可持續性發展的一種品質。我認為一個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先天性的,一定是受后天環境及教育的影響,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應該是在長期的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對于學生數學方面的核心素養,我認為它應該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意識、解決問題能力、數學信息交流、創新意識等能力。在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今天,我們應該在新的理念下指導下,不僅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數學能力,把新課標理念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目標,逐一落實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自身素質;教學觀念
一、 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關鍵在教師,教師自身的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學生的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的素養的提高,非常重要。一堂好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教師不斷的磨煉,不斷的鉆研,才能有好的課堂效果的。如果一個教師自身水平不高,或者說自身素養不高,他不可能擔負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任務。而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是需要學校進行持續不斷地培訓、實踐,這是外在的。更多的是來自教師的自我覺察,自我反思,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因此,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本體和實體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節拍。當前我們提倡發展學的核心素養,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讓他們把核心素養體現出來,那就要求教師要以終身教育為目標,將終身學習貫穿于一生,要有時倶進的思想,不斷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適應當前的需要。
二、 要提高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當前我們的教學觀念,不能總是還停留在過去,過支我們為了學生的考試成績,總是習慣讓他們熟記概念、公式,做大量的練習,搞題海戰術,以為“見多識廣”,題型練習得越多,考試的時候就越熟悉,越輕松,當然成績也就越好。可事實是,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尤其是我們的小學數學,更是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與工作打基礎,如果我們現在只讓他們學了應付考試,他們就會覺得很無趣,這對他們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些能力就可以陪伴他們一生。因為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的人才,僅僅具備數學基本技能是不夠的,還要具備數學思想和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
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過去,我們搞的“填鴨式”學習教學,得到的結果是學生被動“換聽”,課堂氣氛沉悶,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如何主動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過學習,我著重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上下功夫,改革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兒童的心理、年齡、生理特點,設計兒童樂于接受的趣教,在課堂中做到少講精練,著力體現訓練過程,提問問在重點上,問在難點上,問在語言文字上。教師“少講”“少問”便節約出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把練習有機地結合在講問之中,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能力。
(二)聯系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核心素養的教學當中,不能僅僅通過教師的講授進行培養,還應該讓學生置身于不同的問題教學情景當中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真實的問題教學情境就需要將現實生活和數學問題有效地結合起來。教師應該多多留意當前數學教學中能夠與社會生活相關聯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并且,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到生活當中解決實際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一些問題和創設操作情景:說說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結構的物體?為什么生活中會有這么多的三角形?老師做了一些四邊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你來動手拉拉看,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辦法把四邊形也變得牢固?最后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為什么生活中有些物體要設計成三角形的形狀?通過師生問答,使學生認識到三角形不易變形,使學生親身感受揭示三角形的穩定性。通過演示、動手操作,學生學習興趣會非常濃厚,認真動手動腦,學會了知識,培養了學生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加強合作學習
每個學生的思想都不相同,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也不相同。通過合作交流,大家能夠互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完善學習方法。
三、 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新課標強調,要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小學數學基礎知識概念比較多,公式較為抽象,許多學生無法運用正確的數學語言來加深理解,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示范、滲透、指導各種數學語言的表達方法,從具體的感性認識入手,靈活地設置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的必要因素,也是提高小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當在數學教學中不斷總結方法,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深化,當前對教師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對傳統教育思想進行改革與創新,不斷提高個人的自身素養,不斷提煉知識總結教學經驗,在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時,應注重知識的循序漸進,實現小學教學活動的升華與拓展,重點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如何更好地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是現在的重中之重,它關系到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如何將數學核心素養全面深入到小學學習教學活動中,是我們要不斷探索的課題,它將對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的培養,自主性學習能力與合作性學習能力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羅生全.教師關鍵能力結構及其實踐轉化[J].中國教師,2019(12):22-25.
[2]王寧.基于核心素養落地的主題學習教學機制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2):15.
作者簡介:
左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五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