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健
【內容摘要】教學情境主要指的是利用各類直觀方式,創設出相應的有助于學生感知與探究的情境和氛圍,讓學生能夠暢游其中,落實對相關知識的有效學習,且也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為學生創設情境,來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與掌握,從而使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能夠得以飛速進步。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情境? 創設? 策略
前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也對數學教學模式予以了積極的探討,在探討過程中發現,情境創設為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利于增強教學成效,達到有效教學目的。同時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也利于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初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等,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扎實基礎。本文著重探討初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產生疑問,才能夠刺激到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身于疑問探究之中,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勢必能夠得到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也勢必能夠得到進步①。因此對初中數學教師來說,應善于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如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以提出問題的方式來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孜孜不倦的去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如此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也會得到提高,使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中始終處于思考狀態,以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理解,強化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另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善于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教師還應充分賦予學生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能夠如魚兒一般游弋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學習之中,如此也能夠使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一課時,教師就應善于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針對本節課內容,教師可提出等腰三角形的主要特征等諸多問題,而后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積極自主投身于探究之中,以深化學生對等腰三角形一課相關知識的有效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水平。
二、創設故事情境
通過傾聽故事,不但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利于豐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層次感,讓學生能夠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也能夠更為深層次的去理解數學知識。另外通過創設故事情境,還利于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的情感能夠與故事中的情感內容相融,同時學生在傾聽數學故事的過程中,也能夠從中感受到古代數學家在探索數學知識之路上的艱辛與困難,從而賦予學生更多力量,讓學生能夠受到啟迪,而后也能夠孜孜不倦的去學習數學知識,深層次的掌握數學知識,從而使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獲得顯著提高②。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一課時,教師就應積極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將學生引入至故事情境之中,而后促進學生對《勾股定理》一課相關知識的有效學習。針對本節課內容,教師可為學生講述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故事,該故事主要是說畢達哥拉斯有一次去參加餐會,在餐會中地面所鋪設的大理石地磚尤為美麗,畢達哥拉斯發現這些正方形地磚面積正好等于兩塊地磚面積之和。于是畢達哥拉斯作出了大膽假設,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邊的平方,都恰好等于另外兩邊平方之和。通過傾聽這個故事,勢必能夠深化學生對《勾股定理》相關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更為扎實掌握本節課知識。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愈發普遍,尤其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本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不少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會受到局限,也會遇到一定學習困難,在此情況下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則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具體的方式表現出來,以降低學生數學學習難度,且也更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身于數學課堂的學習之中,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③。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情境,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積極作用,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良好輔助,以期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創設教學情境,來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能夠有所提升。另外,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及教學能力,努力肩負起培養學生的重任,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的進步。
【注釋】
① 周瓊. 初中數學應用問題中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研究[J]. 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8(08):13-15.
② 劉春輝. 淺探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7):124.
③ 王愛玲.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性構建與運用[J]. 數學教學通訊,2016(20):55-56.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韓川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