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式教學是契合基礎學科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理念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在啟發和引導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探究精神、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優勢非常顯著。本文以初中物理學科為例,對如何創新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了重點分析,以期為后續有關物理學科教學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6-0024-02
引 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倡導以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得到了廣泛普及,并且成為各門課程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相較于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式”或“灌輸式”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方式更容易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非常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學科關鍵能力的發展[1]。因此,如何才能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創新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值得教師深入探討。
一、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初中物理是一門重實踐、重思維、重探索、重創新的基礎科目,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思維能力等具有較高的要求。在以往側重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觀學習思維受到了嚴重束縛,整體學習效率大打折扣。而如果教師可以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創新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那么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等學科關鍵能力都會得到發展。
隨著物理學科各方面關鍵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初中生的好奇心也越發強烈。這時,他們更會積極自主地融入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中。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物理學科教學中,可以顯著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他們物理學科素養與學科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可以促進他們探索精神的發展[2]。初中生發現問題及創新意識形成的源頭就是探究實踐。初中生只有形成了問題意識,才能形成創新意識。
此外,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更有利于發揮初中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可以使他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找到更適合自身的一些學習手段與方法,有利于促進他們物理學科素養的發展[3]。因此,在實際物理學科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能激活學生探索思維的探究性問題,幫助他們積極參與到整個探究實踐活動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物理學科綜合素養。
二、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作為影響學生學習能動性的一個最為關鍵的非智力因素之一,與學生學習有效性之間具有緊密聯系,關系到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及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需要立足學生的探究興趣,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積極性。而情境創設法是一種激勵學生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調動學生探究熱情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所以,在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高度重視學生探究興趣的激發。
在創設能夠激發初中生探究興趣的情境時,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的興趣與愛好,營造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或者能夠調動他們自主探究主觀能動性的良好教學氛圍,借助多媒體情境、游戲情境等多元化情境創設的方式,來逐步激發初中生的自主探究興趣,以此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的構建創設良好的環境條件[4]。
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部分物理學科知識期間,教師可以在這部分知識導入之前,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經典電影作品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待學生觀看到登陸諾曼當中戰士們的確已經瞄準了水中的目標,但是射出去的子彈卻無法準確射中水中的目標,僅僅從目標頭頂掠過去時,教師可以設計下述探究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為什么水面上的士兵無法準確射準水下的目標?”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可以調動學生探究的熱情,無疑可以極大地提升整體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效果。
2.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有效思考
“生活即教育”是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一種重要的現代化教育思想,其充分論證了生活和教育之間的相關性和聯系性。由“生活即教育”思想可知,離開了生活的教育就猶如無源之水,失去了內在的靈魂,無法真實地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實際上,當前初中物理學科涉及的知識大部分源于現實生活,相應的,學科知識學習的根本目標也是更好地改善社會大眾的生活,從而真正地實現物理學科教學的根本價值。因此,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時,教師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強化現實生活和探究式教學之間的聯系,在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同時,對他們的探究思維進行有效引導,使他們可以更加深入、有效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5]。
例如,在教學“光的傳播”這部分物理知識時,為了引導初中生有效思考,教師可以從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哪些光現象?”“現實生活中的光是否都是對人類有利呢?是否會給人們帶來不利?如何進行有效應對呢?”“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存在哪些應用光現象的具體實例?”等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實例問題。這些一連串的探究性物理問題設計,不僅可以強化物理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有效聯系,還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如此一來,學生可以發現現實生活中有眾多與光有關系的現象,如自然界中的彩虹與月食等都屬于光現象的具體表現,潛望鏡或放大鏡也都是人類使用光現象的具體表現,光污染會極大地影響人類的視覺與休息情況,所以加強光污染的防治意義重大。
3.注重有效互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氛圍,是確保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同理,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時,教師也要注意充分發揮和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與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可以自由地暢游在物理知識學習的海洋中,借助自主探究活動開展的方式來不斷提升其學習物理知識的效率。
在開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期間,教師要時刻注意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物理課堂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可能地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力求在師生共同合作學習氛圍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更加適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的課堂,從而更好地確保初中生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有序開展,不斷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整體效率。
例如,在教學“浮力”這部分物理知識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以“物體浮力大小影響因素”為探究主題,引導全班學生一同開展深入探究活動,其間要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在開展面向初中物理學科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在物理課堂教學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演示向水中投入乒乓球和鐵球的不同表現,然后讓學生觀看這些物理實驗的具體過程與結果,并引導他們仔細思考和分析浮力的大小是否同物體的體積、質量與形狀等有關。這種互動探究性學習方式,對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4.強化遷移應用,拓寬學生探究范圍
在初中物理學科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除傳授學生必要的物理知識外,還應提升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注意對物理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力求可以持續培養和發展他們學以致用的基本能力。因此,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突破物理教材與課堂的束縛,對初中生自身的探究性學習范圍進行拓展,從而使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
例如,在教學完“摩擦力”這部分物理知識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如下探究性問題:“我們學校水房中經常有學生在打水時出現滑倒的問題,你們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老師解決這一問題?”由于剛剛學完摩擦力方面的物理知識,許多初中生會快速想到利用摩擦力方面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具體就是通過增加摩擦力的方式來保證師生在水房中接水的安全性,如通過設置防滑墊、讓學生穿帶有防滑功能的膠皮鞋,或者通過及時清理水房地面上的水來使其保持干燥等。這種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相應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凸顯探究式教學的價值,也可以拓展物理學科教學的知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構建有效初中物理課堂的過程中,探究式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有效思考、注重有效互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強化遷移應用、拓寬學生探究范圍幾個方面出發,科學制訂探究式教學方案,進而不斷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王選明.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標準化,2020(05):63-64.
曹延春.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J].學周刊,2020(04):65.
李彪.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10):144-145.
吉永剛.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45.
鄭鵬凱.試論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7):25.
作者簡介:張志新(1986.8—),男,吉林長春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從事物理學科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