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春
【摘要】物理這門課程建立在實驗探究與分析觀察的基礎上,屬于自然學科的一個類別,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絕大多數重要的物理研究需要通過實驗來完成,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將物理實驗引入到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更能促進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物理學習方法。從而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與效率,為此高中物理教師要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利用恰當的實驗教學方式推動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 ?物理教學 ?實驗的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4-0123-02
前言
物理這門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很多物理知識的概念都較為抽象,通過物理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識。有些學生認為物理知識學習起來十分困難,久而久之甚至產生畏懼的心理。然而,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并了解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因此,教師要重視物理實驗的作用,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一、高中物理探究實驗課堂構建分析
物理教學的探究試驗教學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開展的,教師通過指導讓學生親身參加到實驗、觀察等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思考解決的方法,以此來培養并提升學生對物理的分析、解決能力,在探究實驗過程中,可以更好掌握每一條知識點及原理,且在物理探究的實驗教學中需要處在主體地位中,這樣才能有效激發他們對物理學習以及物理實驗的興趣。
1.設計探究實驗教學流程
高中物理探究教學中,物理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是總體探究實驗的基礎,教師在探究環節中,開展設計,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對物理問題的選擇,選擇最合適的問題可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如設計的內容與生產相接近,學生在理解時難度就會大大下降,在開展研究性實驗教學設計中,不可以被教材局限,需要跳出教材內容,對總體環節開展精心的設計,提出問題可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控制,并且也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特別在實驗過程中,開展有關假設是極為重要的,在整個教學基礎以及起點,在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假設是容易被忽視的,只是簡單向學生教授一些原有就存在的物理設計方案,但對于探究性的實驗而言,要教師進行指導,讓學生可通過物理證據解釋對應物理的現象,運用原有知識做出判斷,通過與他人交流可獲得更多的靈感,開拓思路。
2.構建有效的實驗教學評價
對于傳統高中物理實驗,重視的是原理、動手操作以及新技術,對于過程卻不重視,學生及教師間沒有良好的溝通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發展。因此在開展高中物理探究實驗時教師可針對性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在學習認知過程中以及情感態度、操作行為有一定的評價。
二、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長期影響,絕大多數高中物理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為了節省課堂實踐,都會以講的形式進行實驗教學,讓學生將實驗過程背下來。還有的物理教師在實驗課前,準備好實驗報告、實驗器材,讓學生在實驗的時候按照實驗報告中的步驟,逐步操作實驗。以上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看似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降低了實驗教學的難度,實際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空間與時間,從長遠角度來看,對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物理思維有極大的影響,為此教師要改變原有的實驗教學方式。
2.學生的問題
受傳統教育體制影響,大部分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缺乏配合意識,與他人協作能力較差,沒有實驗前預習的習慣。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課堂上面對有一定難度的物理實驗,難免會有些吃力,習慣依賴教師的指導。此外,受高考壓力影響,學生最為關注的是考試成績,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缺乏交流討論,有的學生甚至在小組實驗中渾水摸魚,讓其他同學完成實驗操作,以成績至上的想法,沒有讓學生意識到物理實驗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性,課上不認真參與實驗,下課前抄襲他人的實驗報告與實驗數據,以此應付物理實驗課程,使得物理實驗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三、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通過動手實驗,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物理在高中教育階段中屬于難度比較大的學科之一,由于其自身涵蓋了大量的物理學定律,而這些定律需要學生逐一進行驗證并掌握。在傳統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為了能夠充分利用教學實踐,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低下,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死板,很多學生對物理知識了解得不夠深入透徹。在新課程改革后,重視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的力度,很多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加大了實驗的比重。通過親自動手參與到實驗中,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動腦能力都會得到有效的培養,并對物理定律進行有效的驗證,使得學生對物理相關知識能夠產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教師在講授自由落體運動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小實驗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尋找不同的物體,在相同高度上進行自由降落,讓學生從實驗中得到物理結論。有的學生會驗證不同物體在相同高度時能夠同時降落,還有些學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認為不同的物體在相同高度不會同時降落。通過大家的共同討論與學生的驗證,能夠發現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兩個材料不同的物體下落速度不一樣。從而得出了結論,在真空環境下,任何的物體都會同時降落[1]。
2.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共同學習
很多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并不感興趣,認為物理學習枯燥乏味。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然后再利用物理定律去解決物理問題,久而久之,影響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形成,而通過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有效彌補這項教學缺陷。物理實驗沒有固定的模式與固定的步驟,學生要利用已有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思維存在差異性,所以會出現不同的實驗方式驗證某個物理定律,最終通過實驗會驗證物理定律。在物理實驗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一旦學生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與物理定理相吻合的結論,學生就會產生思考,分析自身實驗存在的缺陷,如此一來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
3.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傳統物理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就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物理知識,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在實驗教學模式下,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驗教學環境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理論是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得出的,并非是先有理論再有的實驗證明。由此一來,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能夠擺脫教材內容的束縛,充分地發揮出創新精神,從而達到單純理論教學模式下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實驗教學過程中,能夠展現出一些物理定律,通過親身參與實驗,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與實際運用能力。物理知識在學生日后的生活與成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論是高中還是后續的大學生活,很多具有設計性的比賽都需要運用到物理知識,在日常的實驗教學過程中,不論是物理實驗設計還是物理實驗驗證,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物理實驗操作都是通過構建物理模型完成的,也是對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有效培養,為學生日后的生活與學習奠定了夯實的基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通過物理實驗可以有效的實現這一目的[2]。
4.在分層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及物理水平,將學生進行合作分層,然后組織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物理實驗學習。通常情況下,教師會綜合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類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較強,物理成績十分穩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優勢與物理學習習慣,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綜合發展。第二類學生有一定的物理學習能力,但是物理成績波動較大,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扎實的掌握物理知識點,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讓學生的物理成績逐漸趨向穩定。第三類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物理成績一般,教師要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及學好物理的信心,予以這部分學生更多的關注,使得學生逐漸以良好的學習態度參與到物理課堂中。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第三類學生,教師不要急于將其培養成前兩類學生,以免適得其反。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學習,在課堂中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能夠通過自由發揮深入了解物理概念與物理知識,為分析物理實驗想象,探究物理科學奠定良好基礎。物理教師要在實驗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完成小組合作探究,并深入分析研究每個實驗現象。從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通過物理實驗探究物理知識,使得學生能夠以逐層深入的物理思維,探究物理問題,并習慣與同伴進行協作交流。與此同時,物理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實驗問題,并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根據物理現象提出自己的質疑,并根據質疑進一步進行物理探究,從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在物理實驗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模式進行物理實驗教學,能夠讓同水平的學生共同努力,一同研究物理問題,使得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會在實驗過程中思考物理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營造出團結協作的物理實驗模式,在如此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對學生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都會起到積極的影響,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通過學生親身的參與,能夠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從而扎實地掌握物理知識。
5.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有效掌握知識內容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設備的演示作用被應用于物理實驗教學中,促進學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識內容。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動態、真實的物理科學過程,對于一些難度較大或實驗現象不明顯的物理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給學生。例如,在回路的電磁振蕩實驗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電磁振蕩的發生過程,使得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電磁及電場等物理知識,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內容。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物理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掌握物理知識,還要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為此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物理實驗,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通過實驗探究,學生的物理素養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通過物理實驗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迪.探究性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文理導航(中旬), 2017(9).
[2]朱文.實驗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與方法探析[J]. 中華少年, 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