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芹
摘 要: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體驗生活,需要重視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文章首先明確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和生活化教學法發揮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加強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制定了相應的應用措施,這樣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觀念,在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教學法;應用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所以,必須提高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視程度,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小學生的思維仍然不太成熟,很多不良思想都會對學生產生誤導,所以,必須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生活化,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還能夠在教學指導下逐漸規范自己的行為。
二、 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性質和應用生活化教學法的意義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性質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學生在學習完理論知識后,只有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才能實現教學目標。第一,生活性,正是兩者之間的關系比較密切,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性比較強,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也會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兩者不可分割,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老師需要給予學生正確引導,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和創造生活。第二,小學道德與法治具有一定的活動性,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是依靠課本知識的輸出和吸收,還是一門以活動為實踐基礎的體驗式課程,學生可以參與各種各樣實踐活動,在參與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進行體驗、感悟和吸收。第三,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實現各種知識的融合。綜合性比較強。第四,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開放的,該課程將現實生活作為基礎,開放性較強,能夠在生活的基礎逐漸調整教學知識,實現實踐活動多樣性,重點關注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應用的意義
首先,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理念,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在熱愛生活的基礎上服務生活。學生在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和感受社會生活,進而積極主動地探究,逐漸提升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其次,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個體價值,小學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能夠明確人生發展的具體方向,每個學生都是蘊藏巨大潛能的個體。學校生活是小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在學校生活中,學生會逐漸成長和進步。要想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正確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明白學習中樂趣,進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在實踐中吸收學習到的知識。老師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價值潛質,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再次,小學道德與法治來源于現實生活,而道德與法治教育能夠體現生活的各個方面。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離不開生活實踐中的學習,學習理論知識往往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更加用心地體驗社會,學習其中的道理,所以,學生品德的養成必須與現實結合起來。最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應該歸于生活。學生學習各種知識就是為了認識社會生活,并且適應社會生活,然后在此基礎上服務社會生活。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活動中,只靠學生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老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為提高學習效率提供有利條件。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帶領學生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逐漸體驗和感悟生活,進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與學都需要從生活出發,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得到真正的成長,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服務生活。
三、 現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在學校的教學意識越來越高,小學老師逐漸認識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嚴重影響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首先,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這是現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現在部分小學老師教學觀念仍然比較落后,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材展開的,并沒有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社會實踐,這就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比較枯燥,學生往往對學習沒有較高的興趣,也無法準確理解相應的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缺乏專業的老師,在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都是由其他學科的老師開展的,他們沒有受到專業培訓,自身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系統全面地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這些老師往往使用原來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刻板枯燥,學生往往很難理解和掌握教學相關的知識。最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沒有有效聯系現實生活,也無法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這是因為小學生在社會中的接觸不多,無法將課堂中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這就使得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較差,效果不明顯。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重視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進而有效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用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并且將課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己有,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水平。
四、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措施
(一)實現教學內容設計的生活化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非常多,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老師需要實現教學內容設計的生活化,這樣才能使生活化教學法得到有效的應用。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老師需要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還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個情境,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具備各種能力。老師需要讓學生掌握一些技能,例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干點家務活”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干一些簡單的家務活,使學生具備熱愛勞動的習慣,還需要向學生展示關于干家務的視頻,老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自己做過的家務活動進行交流,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其他學生做過的家務制訂自己關于做家務的計劃,使學生能夠相互鼓勵,進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化教學法具有較多的優勢,能夠很好地應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幫助學生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在這種教學方法之下,學生會參與很多實踐活動,對學生各種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實現教學目標制定的生活化
要想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就需要重視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還需要全面考慮學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在此基礎上聯系教材,使教學目標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就感比較強,也能夠更加自信地學習。例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我不拖拉”的學習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拖拉現象,理解時間的重要性,明確生活中拖拉現象產生的不良影響,需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改變學生的拖拉現象。生活化教學目標的實現能夠使學生改變以往的生活態度,使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良好效果,使小學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實現教學活動設計的生活化
在生活化教學法的具體應用過程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老師需要重視教學活動的設計,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必須實現教學活動設計的生活化,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在實踐過程中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例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裝扮我們的教室”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加入實踐的教學環節,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實踐,共同探討裝扮教室的方案,并且選出最好的方案,進而對教師進行裝扮。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能夠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提高小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還可以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具備較高的團結協作能力,為學生學習成績的進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是生活與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小學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結合生活實踐,重點使用生活化教學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的知識,同時,對陶冶學生的情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中,確保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都能夠得到提升,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能夠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
五、 結語
現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不利于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老師需要轉變原來的教學方式,將生活化教學法應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必須重視教學內容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融合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實現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同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的設計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所以,必須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法。
參考文獻:
[1]吳靜.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天津教育,2020(10).
[2]崔顯花.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J].華夏教師,2018(20).
[3]邱豐.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2).
[4]王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探究[J].吉林教育,202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