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體育游戲是一種民間開發、由老百姓自由發明、發展、積累、傳承的游戲,其具有大眾化、趣味化、普遍化等特點。從古至今,民間有非常多這樣的小游戲,其不僅充實了老百姓的生活,同時也能夠給人帶來快樂,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民間游戲作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載體之一,自然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加上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深入,更多教學者開啟了體育教學創新之路,民間體育游戲也就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重視。文章以幼兒園戶外活動教學為例,探討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戶外活動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應用方法。
關鍵詞:戶外活動;民間游戲;體育游戲
一、?前言
喜歡游戲,這是幼兒的天性所定的。以我們自身成長經驗來看,幾乎很少有幼兒不喜歡游戲,從牙牙學語開始,游戲就進入了幼兒的世界。從前的我們是如此,新時代幼兒同樣如此,他們仍然對游戲抱有強烈的欲望?!队變簣@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強調:幼兒教育應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盡可能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所以,作為新時代幼兒教師,我們自然應該借助游戲這一事物,優化幼兒戶外活動,提高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
二、?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戶外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一)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幼兒體能發展,增強體質
種類繁多、形式多變、簡單易學是民間體育游戲的主要特征。其中大部分游戲又都是以跑、跳、走、鉆、爬、平衡等動作為主,這些動作都是幼兒體能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能夠為幼兒的運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跳繩”這一傳統民間游戲,既有單人的,也有雙人的,單人的可以鍛煉幼兒下肢協調性、彈跳力、運動速度、運動耐力、力量等等;而雙人跳繩游戲在單人功能的基礎上還有利于培養幼兒身體協調性、與同伴的合作互助性。再如,“跳格子”“城門城門幾丈高”等傳統民間游戲,能夠起到鍛煉幼兒大肌肉的作用。此外,還有拔河、斗雞、踢毽子、跑框等各類精彩豐富的小游戲,都能夠起到鍛煉幼兒身體素質,提高幼兒運動技能、身體機能的作用。
(二)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幼兒的社會交往
培養幼兒交往能力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而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與中小學不同,不能依靠教師的理論說教實現,也不可能通過一兩節課的交往技巧教學實現,而需要依靠生活,依靠社會實踐,依靠豐富的活動來實現。尤其是戶外活動。因為戶外活動的最佳形式就是集體活動、團隊活動,這樣的活動必須要幼兒之間交流、合作,自然也就最有利于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
比如“炒黃豆”,適合兩人玩,兩個人相對站立,手牽著手,一邊唱兒歌,一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后一句時,兩個人同時舉起手臂共同鉆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完黃豆翻跟斗!
這一小游戲中,兩個孩子需要默契配合、互相信任。
又如“拔河”這一游戲,集體游戲,器材簡單,僅需一根質量好的長繩,適合5歲以上的孩子玩。將全班幼兒分為兩隊,保證兩隊人數和力量均衡,在長繩的中間系一個蝴蝶結,畫一條分界線,兩隊各占一邊拉繩,先把對方拉過界的獲勝。這一游戲需要兩隊內部互相信任、彼此鼓勵,同時又能夠喚起幼兒的競爭意識、求勝欲望,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活動參與積極性。
實踐證明,無論是小團隊游戲,還是集體游戲,這些形式多樣、簡單易學的民間游戲都深受幼兒喜愛,非常有利于促進幼兒之間交往,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意識。
在游戲活動中,教會幼兒如何正確與同伴相處,如何自主獨立解決與同伴之間的矛盾,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正確與人交往。
(三)民間體育游戲有助于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
《綱要》對幼兒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確要求,提出既要關注幼兒身體健康,同時也要關注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通過日常體育鍛煉便可以實現,但心理健康涉及幼兒情緒,比如是否安定、愉快、悲傷、好奇、驚恐、害怕、焦慮、失望等,這些情緒既是幼兒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反應出來的,同時也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必須關注幼兒這些情緒,盡可能幫助幼兒消除負面消極情緒,引導幼兒樹立健康正能量情緒。民間體育游戲恰能在此方面助力。
例如“撞拐”,也就是“斗雞”這一民間體育游戲,兩個人膝蓋相撞,撞倒對方的一方獲勝;比如“跳皮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程序基本上和電子游戲、闖關游戲設置一樣,看誰跳得最高,或者最寬。在此類帶有競爭性的小游戲中,幼兒可能面臨失敗,可能獲勝,失敗恰好可以成為挫折教育的好素材,獲勝則有利于增強幼兒自信心。無論從哪一種角度來看,這類游戲都非常有利于鍛煉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自信心、積極性,對于培養幼兒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三、?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戶外活動中的應用原則
任何一項游戲活動都是一樣的,游戲要想獲得最好的結果,按照我們的意愿進行,必然需要建立游戲規則,合理游戲的開展。民間體育游戲也不例外。在幼兒戶外活動中引入民間體育游戲,我們應該遵循如下幾方面原則:
一是整合性原則。民間體育游戲更多的特點是“玩”,雖然動作技能能夠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但是智育方面的作用不大。素質教育強調五育并舉。所以在引入民間體育游戲時,我們也應該將其與現代體育教學、幼兒語言教學、藝術教學相互整合,創新游戲活動形式,以達到促進幼兒智力、語言、體能全方位發展的目的。
二是適量性原則。游戲始終是輔助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游戲的“玩”性不能大多“育”性,我們在幼兒戶外活動中引入游戲的本質目的是實現“寓教于樂”,增強幼兒活動興趣。所以,什么時候引入游戲,一節課多長時間玩游戲,這些都需要幼兒教師結合幼兒發展需要合理限定,只有合情合理,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正所謂“水滿則溢”,游戲在課堂中的運用同樣是此道理。此外,超量、超負荷的民間體育游戲也可能導致幼兒身體受傷。在應用游戲時必須結合幼兒年齡、身體狀況適量而行。
三是日常化原則。民間體育游戲種類非常多,形式各種各樣。如何從眾多民間體育游戲中篩選出符合幼兒戶外活動教學的游戲也是幼兒教師的重要工作。在篩選時,最主要的還是考慮游戲與幼兒日常生活的關聯度,選擇比較日常化的游戲,如“老鷹抓小雞”“丟手絹”等。
四、?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幼兒戶外活動的具體措施
(一)正確把握教育與游戲的界限,創造性融合
教育與游戲是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在幼兒階段。游戲就是幼兒學習的主要形式,將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幼兒戶外活動之中非常有價值,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幼兒活動參與度。但既然是戶外活動,既然是幼兒教育,那我們一定要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活動的開展要求來執行。具體而言,有如下幾方面嘗試:
一是將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早操這類戶外活動之中。首先我們提前篩選好適合幼兒早操的民謠,其次選取與幼兒早操以及民謠協調搭配的民間器械或者游戲。民間童謠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節奏強烈、清晰明快,最適合幼兒學習之用,能夠鍛煉幼兒身體律動能力,增強早操的趣味性。而同時引入民間器械或游戲等,能夠豐富幼兒早操的內容。比如在早操中加入隊形變換、兩兩配合完成早操活動。這就是源于民間體育游戲的活動形式,將傳統的早操趣味化,提高幼兒戶外活動的興趣。
二是在親子活動中創新應用民間傳統游戲。我們所說的幼兒戶外活動不單單指幼兒園正常上課時的戶外活動,也包含第二課堂活動,比如親子運動會。在每學期定期開展親子運動會時,我們也可以創造性地引入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如“滾鐵環”,要求爸爸牽著孩子“滾鐵環”,距離設定為50米,每次4組家庭同時比賽,哪一組家庭最先到終點即為獲勝家庭。這類游戲就是將民間游戲與跑步相結合,再以親子活動的形式呈現,將民間傳統游戲進行了創造性改編,使之更適合幼兒戶外活動的開展。
(二)加強安全教育指導,做好保護措施
安全是保證幼兒戶外活動穩定可持續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一切游戲活動、戶外活動都必須建立在保證幼兒身體安全的前提之上。所以,無論我們在日常戶外活動開展中,還是融入民間體育游戲的活動中,我們都應該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具體而言,應該從這兩個方面著手保證游戲活動的安全性:一方面是提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兒安全意識,告知幼兒在活動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或者應該怎樣做,采取樹立榜樣的形式鼓勵幼兒做遵守游戲規則的人,從而讓幼兒自發地尊重游戲活動,遵守游戲規則,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另一方面是做好幼兒安全預案。這主要是針對幼兒教師而言的,要不斷提高自身責任意識、安全防范意識,并且積極參加幼兒戶外活動開展安全教育相關培訓課程的學習,掌握突發事故應急措施,當發生事故時,能夠及時救助幼兒。同時,在開展活動時,盡可能選擇安全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民間游戲。
五、?總結
綜上所述,民間體育游戲可謂經久不衰,歷經彌新。其在幼兒戶外活動中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作為新時代幼兒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不斷挖掘適合幼兒戶外活動的民間體育游戲,創造性地將民間體育游戲與幼兒戶外活動相融合,保證發揮游戲正向價值的同時實現活動育人價值,真正依托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姿琳.閩南傳統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9(83):39-40.
[2]陳丹.民間傳統游戲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開發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2):114.
[3]李瑞琴.傳統民間游戲在園本課程開發中的價值與建構[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2015(2).
[4]胡芳強.幼兒園傳統民間游戲開展的現狀與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李玉榮,甘肅省酒泉市,甘肅省酒泉市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