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琴
摘?要:家庭教育往往對整個家庭成員的影響較大,其社會需求也越來越大。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影響和教育,往往是整個家庭發展的直接動力。本文就家庭教育的社會需求進行分析,對家庭教育的影響和現狀進行了探究,最后提出了幾點家庭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家庭教育;社會需求;影響;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7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008-02
傳統家庭教育往往泛指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多是強調年長者對年幼者的多重積極影響或者消極影響。而現有的家庭教育是指生活中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教育,不再強調單方面的付出和教育,而是相互教育。年幼者可以向年長者傳達正確的人生觀念和教育方法,特別是可以增進家人之間關系的教育活動。家庭教育具體涉及到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親子教育和子女教育、婚姻、兩性、倫理等方面的教育活動。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的基礎,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往往伴隨著所有家庭成員的一生。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即家庭教育,但是目前重智輕德的家庭教育思想對成員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可見,家庭教育的社會需求是很大的,關乎家庭未來的發展。
1.家庭教育的社會需求情況
家庭教育的實施者是家長,家庭教育指導者應主要是教師,家長重視家庭教育過程和教師做好培訓工作將會對家庭教育產生重要影響。家庭教育理念的落后,往往會導致整個家庭成員的積極性降低,對社會的適應性降低。要想提高所有家庭成員的綜合素質,就要從健康的家庭關系建立入手,真正地促進所有成員對家庭教育理念的認識。
(1) 家庭教育機制不健全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往往是一個自由且具有嚴格家風的家庭中形成的,所有家庭成員都可以表達自己的心聲,并得到應有的尊重。孩子模仿家長的行為是十分嚴重的,如果家長不能養成好的習慣,孩子也會喪失最基本的家教。家長不知采取怎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孩子,孩子不知如何與父母和諧相處,進而導致家庭溝通效率低,孩子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可見,家長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容忽視,科學的教育知識普及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別是單親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較大,多數父母不知如何扮演家長角色。甚至有些父母沒有用心陪伴孩子了解生活、學習,讓孩子依靠手機、電視來獲取教育,導致孩子童年生活缺失,對生活的認識不夠深刻。如果父母能夠選擇合適的時間陪同孩子參與實際的讀書、繪畫、彈琴等活動,親子關系就會有較大的提升。由此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機制可以健全孩子的人格,幫助孩子適應社會,發展自己的興趣。
(2)家長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小
現有社區家長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小,家長不能夠通過新型途徑參與到子女的教育指導服務中。家長與孩子的關系是微妙的,家長如何充分借助現有的家長服務體系來建立與孩子的良好關系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多數家長可以認識到參與社區家長學校的重要性,并積極接受最新的家庭教育培訓。但是部分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過程中來。社區家庭教育活動時間、內容也有待完善,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家庭的日常工作外的時間,并結合孩子的作息規律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家庭教育組織也應該與領域內的專家做好溝通,來提高家長對活動的重視度。權威的教育專家往往能夠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因此,相關培訓人員應該加強與外界公益項目的聯系,投入更多可靠且質量高的資源,來保證培訓的力度和效率。
(3)家庭教育培訓模式落后
現有的家庭教育培訓模式落后,不能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鑒于不同社區所投入的家長服務體系建設基礎情況,家庭教育培訓的效果有明顯區別。相關培訓人員沒有經過最新的教育理念培訓,也會導致家長接受家庭教育的積極性不高。相關培訓人員也可以讓不同的家庭自發組織設計家庭教育交流活動,交流家庭教育的心得,汲取更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實踐方法。比如現有的社區家庭教育培訓活動與親子游戲、體育項目相結合,來提高家庭教育培訓參與度。家庭教育的部分教育實踐可以與微課、騰訊會議、騰訊課堂等新型教育方式結合,保證家長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比如在家庭安全教育環節,培訓者完全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共同觀看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并在線上交流對安全教育的認識,從而提高所有家庭的安全意識。
2.家庭教育對策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化家庭成員的心理催化劑,對社會的維穩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攘外不先安內,家庭教育的穩定往往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社會結構、體制在變化,家庭教育的環境也在隨之變化。我們應該在滿足且大于社會需求的情況下開展家庭教育活動。
(1)完善家庭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成員素質
時代在發展,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社會越來越重視人民的家庭教育觀念。比如在幼兒園、小升初等教學入學時,部分學校會考察父母的家庭觀念,并面試父母的教育情況和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成人的影響都很大,如果所有成員都能發揮積極作用,家庭就會發展得更符合期望。家庭教育主要是以品德教育為主,注重培養年幼者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比如年長者有較為豐富的生活閱歷,他們會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勞動習慣。如果說家長只是要求孩子養成多看書的習慣,卻不能陪同孩子共同參與閱讀活動,那么效果是不理想的。可見,言傳身教的作用是極大的。如果說年幼者對保健品沒有最基本的認識,就很有可能不能幫助父母分辨保健品的合理性,進而上當受騙。
(2)發展民間團體力量,構建家庭教育價值理論體系
人在家庭教育中占據重要因素,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幫助家庭教育產業提高專業訓練模式,讓參與者能夠在具有特色的訓練基地進行訓練,鍛煉家庭教育成員的身體。組織活動在提供融健身、娛樂、休閑、交際等于一體的服務過程中,使得參與進來的家庭關系和家庭教育觀念得到改變,感情也會得到升溫。家庭教育的開展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比如項目資源、場地資源、人才資源、自然資源等內容,這些資源可以促進家庭教育產業的發展。比如在某旅游景點中,設計了滑雪、摩天輪等基本的運動方式,讓每個家庭成員在觀賞花海的同時,還進行了滑雪的體驗活動,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體驗感。這一過程中,所有家庭成員的教育體驗感將會大大增強,而且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家庭成員的思想觀念也得到了提高。
(3)組織對家庭教育指導者的專業培訓,提高其服務能力
對教師作為家庭教育指導者的培訓是有必要的,政府,教育部門應加強教師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家庭教育社會支持體系在不斷地完善,特別是有專門人員針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并選拔思想先進、勇于開拓的相關人員對家長及孩子開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開展需要專業培訓人員的參與,甚至需要多種服務于一體的教育培訓班的輔助。這就要求我們家庭教育指導人員加強管理強度,充分發揮培訓班的力量,對家庭教育理念進行大力宣傳和教育。比如開展一些有益于家庭關系形成的活動,讓培訓者體驗家庭教育培訓的過程,然后取得專業證書主要針對家庭成員的身體素質提高,開展相關體育教育活動。在培養家庭教育指導者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提高家庭教育指導者學習的體驗感。
3.綜述
不同的開發模式下,多數家庭教育學習者可以獲取不同的體驗感,對家庭教育理念和實踐有全新的認識。我們應該開發更多適合依托于現有的各項資源條件并設計具有特色的教育培訓內容,滿足家庭教育的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朱珣.社會工作介入隨遷青少年家庭教育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19
[2]李娟.家庭教育指導者培養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