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貞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開展初中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并且其教學水平與初中生思想道德培養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因此,初中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要尤為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而分層導學能夠很好的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讓學生有著極好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分層導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081-01
在新課標改革的推行下,明確規定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讓學生有著很好的主觀學習體驗。因此,要基于學生實際需求,來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革。而分層導學這一教學原則,能夠極大的體現出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而教師則是以引導者與旁聽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均衡、順暢,而且也能很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
就筆者了解的情況,如今初中時期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是極為明顯的,尤其是在教學思想與方法上。當前,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依舊是實施灌輸填鴨式教學方法,卻忽視了學生作為道德與法治課堂上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的課堂學習太過被動,導致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學習缺乏興趣。另外,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很多都是帶有籠統性教學,并沒有將學生主觀學習體驗考慮教學過程中,使得初中道德與發展課堂效果并不好。因此,對于上述一系列問題,教師要進行思考與探討,并且在以素質教育為指標的前提下,來對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創新與改革,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能夠順利的開展。
2.開展分層導學的相關教學策略
(1)師生間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在開展分層導學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實際學習情況,并且要以學生學習情況及其興趣愛好為依據,來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層,從而為落實好新型教學方法奠定基礎。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放松的心態下與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教師就能知道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方面的需求,從而教師便可以基于學生需求,來有針對性的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另外,教師要將分層工作做到位。需要基于分層與分組的教學要求,來確立好分組原則。因為進行分層教學,就需要將學生以學生能力不同來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且安排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這樣就能使得每個學生能夠在自己原有基礎上能夠學習到更多知識。
(2)創設情境,為分層教學打下堅實的環境基礎
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分層導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極好的學習環境。因為在一個好的課堂情境下,學生能夠在某一具體化教學情境下,能夠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與探討。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在學習與探討過程中,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認識會更加深刻,進而很好的掌握并理解好這堂課的具體內容。比如,當筆者在談到“不良誘惑”時,提到網絡交友,便可以運用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出不同的網絡交友方式。筆者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展示圖片與視頻,讓學生對于網絡交友有著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實際生活中的網絡交友方式相關平臺引入到課堂,來向學生展現出不同交友方式的技巧,及其需要注重的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端正好網絡交友思想認識,并且以合乎規范的方式進行網絡交友,從而減少學生因為網絡信息虛假,而被上當被騙的現象的發生。
(3)開展小組討論,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是進行分層導學的主要途徑,同時還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大舉措。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小組合作討論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具體實施。要從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出發,來科學合理的設置探究性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指領學生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來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與討論學習,從而加深學生對于道德品質與法治意識的認識與理解。例如,當教師在對有關“情緒”進行講解時,不妨鼓勵學生來緊密聯系實際生活,來闡述自己平時是怎樣控制與管理自身的情緒的可以鼓勵學生。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以角色表演、情境重現的表現形式,來向學生展示自己對于情緒控制與管理的想法。另外,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加深對這一部分內容的印象,使得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來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4)分層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均衡性
分層教學是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并且基于學生不同學習情況,來分層設計教學方案,從而讓學生的素養能夠得到提高。還有,在分層學習完成后,教師還需要設計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來讓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比如,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要求其將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掌握即可,而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則可以引導他們聯系實際生活,來有針對性的進行社會實踐調查,以及開展課題研究,從而讓學生的道德素質及其法治理念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模式下的教學理念與方法,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到實際課堂中,而分層導學就是極好的教學方法,他不僅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而且還能很好的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能夠更加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參考文獻
[1]何善亮.基礎教育學校“學案導學”教學變革的理性思考—“學案導學”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和超越路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4)
[2]于宏亮,吳海濤.試論學案導學的失范與規范[J].中國教育學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