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魯南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在整個教育領域內都開始關注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并以此為出發點開展教學策略上的創新與改革。分層教學模式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并且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應用效果。本文針對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中的構建與應用進行專項研究,相關觀點及建議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構建;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110-01
在新課程改革中,倡導整個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要充分發揮出引導、輔助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找到開展教學工作切入點,而分層教學法的運用,正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的方式,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進步,避免發生掉隊現象,使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
1.對學生進行分層
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現狀,并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考試成績、學習態度以及個力潛力對全班同學進行歸類。大概可分為以下三類:A類為學習成績優異、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B類為學習時認真刻苦,但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C類為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中缺乏積極主動性的學生。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教師便可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全面啟動分層教學模式。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弱化分層這一概念,盡量做到一視同仁,避免學生對分層教學的初衷與目的產生誤解,甚至產生過多的心理負擔。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層次一旦劃分完畢后,并不意味著是一成不變的。老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及學習狀態,如果學習成績習慣有所進步,C類學生可以晉級到B類,B類學生同樣也可以晉級到A類。只這建立這樣的晉級機制,才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及進取精神,從而分層教學注入強大的動力。
2.教學目標的分層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是實施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前提與基礎。為了確保分層教學的有效性,學校可以在高一學生入學之初便進行一次摸底考試,然后對學生的成績情況進行分析,對高一學生的總體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對本班學生按照A、B、C三個層次進行分層。此后,高中教師便可以依據高中數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制定分層化的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在分層教學的模式下,學生可以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了解目前自己的學習成績處于哪個層次,從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學習計劃以及學習目標,對學習時間進行高效利用。對于A類的學生,教師可對他們提出較為嚴格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而對于B類和C類的學生,只要能夠熟練掌握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教學內容即可。通過分層教學目標的制定,不但可以使A類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還可促進B類學生和C類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使學生們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集中精力完成教師制定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學目標分層化是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以及自信心均獲得大幅提升。
3.課堂教學的分層
要想全面發揮了分層數學在高中數學中重要作用,教師必須充分把握住課堂時間,充分調動起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互動的熱情與積極性,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關注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且根據學生的狀態對分層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確保分層的合理性,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B層的學生代表著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層次。因此,教師要將B層學生作為教學基準和主要的教學對象,同時兼顧到A層和C層的學生,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對于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師不能制定的過高,在各層次之間的落差方面,也不能拉開過大的距離。具體而言,就是要讓A層學生“吃得飽”,在課堂時間內不存在“等待”的現象;讓B層學生“吃得好”,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都能學得會、聽得懂;C層學生“吃得完”,對于這一層次的學生,老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與強化訓練。
4.課后作業的分層
在分層教學的模式下,高中數學教師同樣需要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從而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得到全面提升。在設計分層作業時,一方面要體現出各層次之間的差異,另一方面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對于作業內容的實際需求。例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對于作業難度、作業量存在較大的需求,而學習能力一般或差較的學生,老師必須控制好作業難度和作業量,以免引起他們的厭煩心理,這樣反而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老師不妨采用“作業套餐”的形式,合理設計一些必做題與選做題,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必做題是全班學生都要完成的作業,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選擇。這樣一來,便可以使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都得到滿足,從而達到鞏固與提升的目的。此外,老師還要建立與分層教學相配套的評價體系,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差異化的評價,這樣才能形成較為系統化分層教學體系。
從理論上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可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效。但事實上,要想充分發揮出分層教學的積極作用,還需要老師對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例如,如何讓A類學生不驕傲自滿,如何讓B類和C類學生不自暴自棄,充滿超越自我的欲望。這些都是需要高中數學老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陸正勇.邊疆地區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東方青年·教師,2017(13):152-153
[2]鄭勇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認識與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17
[3]劉云.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現狀調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