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婧偉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步轉向為理性階段,而中學思想政治課程屬于初中階段的基礎性課程,承擔著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期思想政治課堂的重點內容,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并提出具體的創新教學對策,旨在促進傳統文化德育融入初中政治課堂教學。
關鍵詞:傳統文化;德育教育;新課程標準;初中政治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163-02
初中階段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問題,但是學生的心智發展并未成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具有較好的塑造性。我們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初中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品德素養培育的重點時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對學生的德育工作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應當有效滲透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將傳統文化與德育工作緊密契合。
1.初中政治課程教學狀況
在當前初中實踐教育教學中,教師利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初中政治課程教育教學,引導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學生的身心素養和德育學習觀念并沒有受到教師的充分重視,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往往只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在知識傳遞時利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教學的引導,通過灌輸式的教學形式來強化學生的知識認知能力。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時,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來了解政治的相關知識內容,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受到一定的影響。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對于初中學生并沒有進行充分的引導,往往教師以自己主觀辨別為主體,忽視了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和引導,所以難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思維,評價觀念也過于單一,學生的德育素養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2.初中政治課程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德育與心理有效對策
(1)引入傳統文化文學作品,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經典,最令人注目的當屬文學作品,優秀文學作品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其中可以與思想政治課程有效結合。教師通過將課文教學當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借助中國歷史故事進行思想
政治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當中有所體驗有所探究,教師也可以利用傳統文化精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具備思想上的共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當中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將傳統文化引入到教學作品當中,既能夠讓學生了解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夠讓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樹立科學學習思維。教師要在實踐教學當中精心的設計教學過程,通過將課程與傳統文化進行以下的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思想共鳴,拓寬學生學習思路。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發揮文學作品的優勢,有針對性的導入文學作品,有效弘揚民族精神,營造良好氛圍。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導入梁啟超名作《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在朗誦過程中感受到心靈的撞擊,激發學生對民族對祖國的強烈責任心與自豪感。
(2)借助傳統文化名言名句,啟迪學生思考探討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應用名言警句,發揮名言警句的適宜解惑功能,增強學生的理解探究能力,例如,可以借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講解意識與物質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分析“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引導學生了解到規律是客觀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應當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都能夠引導學生分析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實現道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有效分析傳統文化內涵,了解事物的特征以及普遍發展規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傳統文化名言警句,通過適當的應用傳統文化,將深奧的道理變得簡單,形象,能夠使學生進入傳統文化的同時,了解到所揭示的政治觀點,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質量。
(3)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當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將初中政治課程教學當中所蘊含的德育知識來進行的一個滲透。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水底世界》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水底當中的各種植物和動物,讓學生通過在活動當中講一講自己所喜歡的各類生物來提高學生在生物探究當中的學習動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萬物欣欣向榮的感覺,從而對于生命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教師通過提高學生在生命感悟當中的美好愿望,感受到地球的美麗,從而提高學生的生命感悟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要積極的在教學當中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學生能夠在政治學習當中感受到政治課本當中的深層次意義。教師也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學知識與課本內容相互結合,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通過視頻開展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認識到人類在活動當中對于環境的破壞,使學生能夠認識到環境破壞的嚴重性,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讓學生感悟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4)優化教材選取
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懂得每一個人在學習和成長當中的潛力,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讓學生樹立科學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深入的開發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會心理暗示,讓學生抓住教材內容來進行學習探索,使學生能夠對于潛在的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信心和動力。教師也可以通過提高學生的良好學習目標來強化學生的知識探究欲望,通過讓學生樹立科學學習思維,挖掘文章中所含的德育知識內容,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以致用,豐富學生學習重點和難點性問題。教師也可以在本節課重點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共同的探究和思考。
3.政治課程在運用傳統文化資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引用傳統文化資源時必須要精選
教師在引用傳統文化時,必須要重視文化內容,要貼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符合學生的年齡段以及思維發展,初中階段是學生由感性認識轉向為理性認識的重要時期,學生習慣于形象具體的知識點進行參照,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在選材時必須要合理的引用資源,恰如其分的表明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以及相關觀念,這些觀點才會啟發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所以教師在教學與備課過程中,應當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原理內涵以及相關知識點,將傳統文化資源內涵與外延教材保持一致,才能夠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
(2)引用傳統文化資源時應當適時
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當前教學工作必須要對現有的教材基礎進行整合與拓展深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內容都可以融入傳統文化,如果教師盲目的添加會增加課堂教學難度,嚴重影響著任務的完成,從另一個角度也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誤解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頗。所以教師在引用傳統文化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引用時機,通過適度引用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適當的引用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獨特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應當善于抓住教育時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引用傳統文化資源時要注意適度
在政治課程教學中應用傳統文化時,必須要重視傳統文化,屬于教學素材,也是哲理剖析的重要載體,通過引入傳統文化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教材的探究,有效掌握基本原理,如果教師對傳統文化資源處理不當會占據較多的時間,精力講解內容,雖然教師講解的可謂是頭頭是道,但是此種方法可為喧賓奪主,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嚴重的影響教學活動。
當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多元化標準要求,其當前我國傳統文化弘揚這一發展需求下,將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有效聯系,需要我們深入思考與探索,所以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結合新課標要求以及社會發展需求,不斷的學習,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進行實踐,努力能夠加強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從而使初中思想政治散發應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司建.角色擔當與發展:政治教學新手應切的兩個維度[J].思想政治課程研究,2018 (02):184-185
[2]陳莉霞.傳統文化德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程的思考[J].蘇州:蘇州大學,2017(0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