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榮
摘?要:隨著綜合性人才慢慢被社會所推崇,德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小學是學生心理發育還不完全的階段,在提高學生知識的同時,班主任也要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是小學生學習的總負責人,要提高對學生的道德素養的關注,讓學生能在快樂學習的同時保證學生的德育教育同步進行,在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中起到監督作用。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水平提升;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165-01
班主任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最多的人,在家中學生的管理者是父母,而在學校班主任就是學生的管理者,所以班主任的責任也非常大。班主任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讓學生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品行,保證學生在學習中心理也能健康全面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當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讓學生在德育中占據更加主動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詳細情況,這樣才能更加準確的將德育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在德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合理的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德育資源,提高對于學生德育教育的效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整合多媒體技術,有效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教師要正確的將德育教育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傳遞的方法就非常的重要,如果和傳統教學一樣只使用課本或者是老師口頭的去傳遞給學生,那么學生在學習中是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學生的注意力也不夠集中,甚至會覺得非常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積極性,多媒體有著傳統教學所不具備的豐富資源,可以極大的豐富學生的德育知識,并且多媒體的信息更加具有時效性,可以將最近的資訊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真實的去感受身邊的道德事件,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提高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會期間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在附近發生的一些關于道德理念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就發生在同學們旁邊,但是學生卻沒有發現,教師使用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反而會提高學生的對于這些事情的興趣,讓學生意識到“原來我身邊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啊”,學生在觀看時也會更加專注。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中的視頻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身邊中出現的優良道德事情,逐漸去影響學生,提高對于道德素養的認同感。教師在多媒體播放結束后要鼓勵學生對剛才所看到視頻中的事件暢談自己的感觸,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對于道德教育的看法說出來,激發學生的道德意識,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應該學習的東西。多媒體可以讓學生感同身受的去發現和找到身邊的一些自己沒有發現的道德事件,讓學生能夠在視頻的影響下去發現自己在道德上的不足,激發學生提高自己道德素質的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培養學生去總結在視頻中學到的東西,讓學生能夠掌握提高道德素質的方法。
2.運用情景教學策略,有效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教師可以建立課堂情景教學,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以情景重現的方式去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德育意識傳達出來,逐步提高學生對于德育的重視。情景教學相比于傳統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學生也會更加愿意參與進來。
例如,學生可以圍繞小品《我慣著他》進行作品演繹,學生通過自己的演繹將小品表現出來,感受小品當中傳遞的道德內涵。當前許多人對不文明的行為表現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是忍氣吞聲,息事寧人的態度,學生在小品表演中將這種社會現象演繹出來,去激發學生內心最深處的道德。學生在演繹過程當中可以充分激發自己對于道德修養的認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還可以通過小品的演繹來影響到其他同學。情景教學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加的感同身受,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表演當中,情景教學還可以營造一個優良的氛圍,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受到小品當中所傳遞的道德,讓學生能夠發現社會中自己不曾關注到的事情和問題,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
3.營造良好班級氛圍,有效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要重視班級的班風的營造,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容易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一個優良的班風可以讓學生受到良好的影響,要將德育工作更好的滲透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角落。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風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優良道德素質的影響,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教師要在班級上倡導一種和諧、團結的班風。用班風去引導學生的日常行為,逐漸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道德行為準則,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例如,教師要鼓勵班級同學去做一些好人好事,提倡學生以這些人為榜樣,去學習他們。如果一個學生主動幫別人掃地,教師可以在班級上去夸獎他,認可學生做的事,讓學生明白自己做得對,學生得到教師的表揚會獲得成就感,更加愿意去做這些事情,讓學生有樂于助人的動力。讓學生能夠潛移默化養成做好人好事的習慣,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風,形成正確的做事準則。優良的班風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去影響學生,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行為去踐行自己的道德準則,逐漸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班主任要利用自己是班級管理者的身份去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落實德育工作。小學生對于事物的判斷能力不夠強,很多時候分不清這件事情是正確還是錯誤,教師要引導小學生,讓學生逐漸走上一個正確的道路,樹立他們心里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讓他們能夠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惠萍.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69
[2]郭愛輝.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