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家翔
摘 要:如何培養品學兼優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是黨建和教育工作始終高度關注的重要課題,而黨性修養又是保證黨員質量的前提和基礎。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的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也為大學生黨員黨性培養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本文從內在動力和外部環境兩個維度出發,將大學生黨員的“動機、情感、認知、行為”和外部條件中的“師資隊伍、教育活動、管理方式”作為研究切入點,分析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立德樹人”工作遠大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新時期;大學生黨員;黨性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內容,意義深遠。黨性修養也稱黨性鍛煉,是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對共產黨本質屬性的內化,是黨員在改造客觀世界中自覺運用黨性原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克服和抵制各種錯誤思想,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不斷開創實踐和認識新境界的過程,是黨員自強和自律的統一。共產黨員理應成為全社會的表率,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是做好黨建工作的重要一環,黨性修養是保證黨員質量的前提和基礎,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需要具備良好的黨性修養和專業知識技能,才能擔負起肩上的重任。因此,如何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永葆黨的先進性及純潔性,至關重要。
一、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面臨的問題
(一)入黨動機原因復雜
對于為什么入黨這個問題,許多大學生其實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意識決定行為,行為影響意識,基于這樣的邏輯關系,判斷大學生入黨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大學生入黨的動機大致包括幾個類型:第一種是追求進步,表現積極。這種學生是理想的黨員培養對象,其自身的黨性修養和提升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基本上都是方法層面的困難和不足。第二種則是盲目跟風,迷茫從眾。這種學生占據一定的比例,對為什么入黨這個問題,可以給出多種答案,而且都比較積極合理,但是這些答案實際上幾乎全都是模仿其他人的說辭和理由,其實并沒有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認識,也就是人云亦云的迷惑混沌狀態。第三種則是追求利益,渾水摸魚。我們不能否認這種情況的存在,雖然這是非常少的一部分群體,但是存在的可能是有的。
(二)黨性認識存在不足
大學生黨員進入組織之后,對于黨性修養還存在著各種缺憾和不足。一方面,部分大學生黨員認為自己是群體中的佼佼者,在思想認識和行為實踐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覺得自己已經能夠充分展示模范表率作用,不需要急于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還有部分大學生則只希望做一名普通的黨員,只要具有黨員身份就可以了,組織活動按要求參加,但是走在群體前面的動力和意識是較為薄弱,屬于被動前進的類型,這種類型的學生黨員對于自己的黨性修養持有一種“中庸態度”,不落后也不需要突出。而另一種則是大學生黨員持有消極態度,對于黨性修養的提升沒有積極主動的意愿和動力,成為黨員后,只想著獲得黨員應有的光環和可能帶來的利益,不關心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行為活動的缺陷與不足,沒有提升黨性修養的意識和行為。
(三)行為實踐尚需完善
部分大學生黨員主觀上希望自己能夠積極提升黨性修養,因此通過各種閱讀活動來獲取相應的理論知識,在意識維度上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在實踐層面則缺乏相應的鍛煉,在學習和生活中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夠突顯,實際處于一種“紙上談兵”的狀態。還有極少部分大學生黨員入黨后思想認識和行為實踐上都缺乏模范表率作用,并沒有表現出超越普通大學生群體的先進性,某些時候個別黨員的表現甚至還不如普通大學生。
(四)服務社會情感淡薄
大學生黨員具有較明顯的服務社會的優勢,他們專業知識豐富,精力充沛且思維活躍,在學習生活中應當積極為周圍的群體和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但在實際生活中,部分大學生黨員的社會服務經歷少之又少。這種表現間接反映出大學生黨員的社會情感較為淡漠,面對社會和國家缺乏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而且這種態勢似乎還伴隨著一個遞減規律,隨著時間遷移,大學生黨員服務社會的情感在近些年呈現出逐步下滑的態勢。
二、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提升的路徑
(一)優化黨建工作隊伍
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基本前提是組建一支優秀的黨建工作隊伍。當前高校的黨建工作隊伍整體素質和實力已經達到較為成熟的階段。為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加強黨建工作者隊伍的力量,需將更多優秀人才引入到黨建工作中來。高校的相關機構和人員需要切實做好監督和管理工作,將真正優秀的人才引入到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工作中,應當建立切實有效的黨建工作考核制度,對于黨建工作中的實際表現進行客觀真實、科學有效的評價。將黨建工作中的內在動力激發出來,通過實際行動去支持和引導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得到持續提升。
(二)發揮專業教師作用
高校專任教師也是一支潛在的優質黨建工作隊伍。加強對專任教師的思想引導和鼓勵,推動其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行為習慣培養,也是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有效路徑。大部分高校專任教師本身具有非常高的文化素養,其職業道德和思想境界也處于較高的水平。這些專任教師當中又包括非常多的黨員,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很大程度上將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工作職責涵蓋在內。因此,充分發揮專任教師的思想引導作用,可以較好地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專任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除了進行學科知識的傳授之外,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為大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黨員提供“思考方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世”等方面的指導建議和踐行方法,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
(三)開展精彩黨建活動
黨性修養不是“坐而論道”,更不能是“閉門造車”,它需要良好的培養環境與之相適應,并為其發展提供必需的“營養”。開展形式多樣、意義深刻的黨建活動是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有效路徑之一,實現潛移默化的滲透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開展黨建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大學生的黨性修養,而大學生黨員應當是活動的主體,開展活動的時候也必須要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意愿,通過集體協商的形式,讓大學生黨員的創意和優勢得以展示。開展各種具有實效性、可行性、持續性的黨建活動,將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示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鼓勵開展自主學習
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另一個重要路徑就是通過自主學習,從而推動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道德情感的升華。自主學習是一種內部提升黨性修養的方式,其主要的方法是鼓勵大學生黨員開展各種自主學習活動。自主學習可以通過發表思想感悟,提出個人見解等方式,與其他黨員進行交流互動,組成研討小組。開展項目課題研究,也是提升大學生黨性修養的路徑。例如分析黨性的提升方式,通過反客為主或者逆向思維的方式,讓大學生主動思考和發現提升黨性修養的有效方法與路徑。讓大學生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教育主題的論述作為重點學習內容,從中體會領悟大學生的黨性修養提升的意義和方法。通過逆向思維的方式來主動思考“為什么要提升黨性修養”,“提升黨性修養的難點在哪里”,“作為大學生如何去克服提升黨性修養的困難”等問題。自主學習可以更好的激發大學生的內在動力和興趣,優化學習的效果。
三、結語
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提升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作,需要大學生自己充分激發內在的動力和興趣。因此,高校黨建工作者對于黨性的內涵要有更充分的認識,積極發掘各類資源,尋找各種途徑,為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撐與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娥娥,雷于佳.新時代大學生黨員黨性培育的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9(7):160-162.
[2]柴艷莎.新時期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途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1):59.
[3]葉正飛.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生活化理論溯源及實踐路徑探析[J].文教資料,2017(10):160-162.
[4]郝明宇,李言明.新時期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方法[J].新長征(黨建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