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鉉
摘 要:立德樹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環節,新時代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負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而面對著我國社會矛盾的轉變、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以及“00后”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輔導員如何做好立德樹人工作,考驗著他們的工作能力和使命擔當。所以高校輔導員在新時代要不斷提升自身理論素養,與時俱進,練就過硬本領,培育時代新人。
關鍵詞:立德樹人;輔導員;使命擔當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立德樹人,這要求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工作中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工作各方面,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然而我國社會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信息時代的來臨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0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又為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新時代的輔導員如何做好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圓滿完成高校輔導員的使命和擔當呢?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健全知識體系不斷深化思政課程改革
國家在《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高校輔導員既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又是他們的知心朋友,也擔負著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的教授任務,我們如何利用好這個多重身份促進思政課程改革,檢驗課程改革成效并落實改革成果呢?
首先,輔導員要建立健全知識體系,切實提升自己綜合素質。其次,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程的理論性和感染力,輔導員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政教育。再者,要理論聯系實際,輔導員要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輔導員作為“傳道解惑”的思政教師就應該不斷學習,積極探索,利用學校、網絡、自身的學習資源盡快建立思想政治理論體系,尤其一些非思政專業的輔導員平時更要花時間系統學習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理論體系的建立只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新時代的輔導員更要利用黨員會議、專題講座、“學習強國”等各種學習平臺與時俱進,及時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這樣才能在思想上與黨和國家保持高度一致,切實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新時代思政課程擔負的根本任務沒有改變,但是面臨的社會環境和教育對象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輔導員按照教育總目標推進課程內容建設、鮮活教材體系,不斷創新思政課程教育方法,增強思政課程實效。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促進了教育方式的變革,高校思政課程面對的是剛成年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興事物。輔導員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將大學生喜愛的網絡與傳統的思政內容相結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新思政課程教育方法。通過MOOC、微課、翻轉課堂以及課上高互動的微彈幕技術,讓大學生積極參與思政課堂,實時討論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將RAP、情景劇、頭腦風暴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引入課堂教學,提高大學生的理論學習積極性,打破傳統枯燥的理論課堂老師教得費力、學生聽得無趣現狀。
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高校思政課堂學習的成效更多是從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體現出來,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教育。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管理者和知心朋友,應該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向,面對重點學生要抓住合適的時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面對經常曠課不遵守紀律的學生要主動找他們,通過談心談話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而在培養學生干部時可以提出目標要求等方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積極要求上進的入黨積極分子,輔導員可以采用團體輔導,專題交流等方式增強他們的黨性修養,強化思政引領。
二、主動占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智能電子設備功能的不斷更新,網絡土著一族的大學生平時在手機、電腦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筆者做了大學生上網情況的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學宿舍電腦擁有率高達89%,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6~8小時的占47%,8小時以上的占6%,學生上網的目的多種多樣,其中看電視電影、聊天、玩游戲占比高達79%,而上網查找學習資料僅占37%。
通過訪談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發現低年級學生上網以休閑娛樂為主,其中男生打游戲為主,女生看電影電視居多。高年級學生查看相關專業信息和就業信息較多,但每日上網時長明顯上升,尤其是男生打游戲和女生網購時間有所增加。訪談中86%的學生承認自己有網絡依賴,離不開手機,大約75%的學生選擇在中午和晚上上網,而且晚上熄燈后是集體上網時間。
魚龍混雜的網絡環境和大學生對網絡的高度依賴對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如何能利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好新時代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是我們一直要不斷探討的課題。同時輔導員也應該要意識到網絡是個雙刃劍,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加強網絡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主動占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現在網絡媒體已經作為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如何用好與傳統教學不同類型的教育平臺,更好地發揮網絡思政的引領作用?輔導員應該從以下方面提升自己。
一是不斷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靈活運用網絡教育平臺。在高校輔導員隊伍中有很多輔導員都不是學習計算機或者相關專業的,沒有系統學習過計算機的知識,在工作中不能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海量資源為我所用。在平時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大數據分析越來越重要,有些輔導員不善于整合數據資源,不能從數據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和苗頭傾向,或者在工作中不能利用互聯網簡化工作程序,增強工作效果。
輔導員面對復雜的教育環境,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靈活運用網絡教育平臺增強德育效果。首先輔導員要正確認識網絡媒體,不能僅僅停留在只是聊天、打游戲上,要充分認識到微博、公眾號平臺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認識到QQ、微信、YY等社交軟件方便快捷的實時交流,認識到利用抖音、西瓜視頻等潮流軟件做成微視頻的轉發點贊的熱度。在平時的學生德育工作中,輔導員可以運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隨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利用網絡投票和統計功能方便快捷了解學生工作情況,通過微信公眾號廣泛宣傳思想政治內容,以“00后”喜歡的風格制作德育微視頻發布在抖音等大學生經常瀏覽的網頁上。
二是明確學生具體需求,因材施教提升德育工作效率。現在的大學生多為“00后”,他們是網絡土著一族,思想比較活躍,對新事物十分好奇,但在思想上缺乏辨析能力。而且“00后”思想上個人主義濃厚,集體主義淡薄,理想信念意識不強,精神空虛。針對教育對象多元化的思想特點,輔導員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明確大學生的具體需求和思想困惑,因材施教選擇談心談話、團體輔導、互動教學、頭腦風暴等多種教學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前期準備時,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工具抓取大學生日常數據,了解現狀歸納問題。在德育工作時,輔導員根據前期的調查數據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過程中,輔導員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媒介,整合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資源,加強德育工作效果。同時在工作中,輔導員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專業背景。比如對低年級的學生要更多輔助具體案例和視頻,幫助他們形象理解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如理想信念等。對于高年級的大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要更注重邏輯分析引領,運用互動教學、頭腦風暴等教學方式,結合網上系列課程和專題微視頻的指導,讓高年級同學建立健全自身的知識理論體系。對于文科專業的學生,教育時多從理論剖析和主題交流入手會更容易打開大學生心扉,而理科生更希望聽到具體數據和案例分析,藝術學生則偏向視覺圖片和視頻學習。所以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要考慮到大學生的年齡特征、性別因素、專業背景和心理情況,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地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增強大學生德育成效。
三、結語
“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講話為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就是堅持立德樹人,同時也是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的使命與擔當,愿我們都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參考文獻:
[1]楊松然.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的使命與擔當[J].教育家,2018(15):21-23.
[2]陳曉燕.基于自媒體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以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3):58-61.
[3]游然.“微時代”視域下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4]邢爽.試析高校輔導員如何利用網絡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亞太教育,2016,46(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