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念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積極的拓展培養和教學成為教師關注的重要創新理念之一。拓展教學意味著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延展。本文就將對語文閱讀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限制因素進行分析和討論,對核心素養教學理念進行積極闡述,最后對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拓展性閱讀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拓展性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主要途徑。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保持對閱讀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挖掘,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完成對課文的了解和認識,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視野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階段,學生的基礎學習習慣和知識尚未有效積累,教師在拓展性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有效引導,促使學生對課堂學習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意識,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有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
1.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刻板、單一。在傳統語文閱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按照統一的形式完成對每一篇課文的介紹和講解,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僵化和片面,不利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每次講課過程中,教師都會讓學生現默讀課文,標注自然段,對文中的字詞重點和中心思想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受到限制,導致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方法千篇一律,限制了學生聯系現實生活的思考和表達。
2.對閱讀教學內容的挖掘深度不夠。在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引導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標準答案”進行講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乏對課文內容個性化的解讀。導致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圍繞“名師大家”的標準答案開展,使課堂教學失去了生機和活力,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缺乏層次感,只能對教學倡導的內容保持模糊性的認識,不利于學生對課文本身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3.缺乏對學生學習體驗的有效培養。在文學作品閱讀過程中,讀者的感受和興趣是閱讀過程中的核心要素。學生對閱讀文章內容缺乏興趣,無法做到對課文內容的有效情感體驗,導致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低于預期。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有效調度,促使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更立體的了解。
4.缺乏對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有效訓練。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方式,使學生具備個性化的文學品鑒和判斷能力,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刻板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具備被動和盲目屬性,使學生無法對閱讀學習產生整體性思考,導致學生在實踐知識應用過程中的茫然和短視。
二、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的含義
1.對語言基礎文字的有效學習和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師需要保證學生對基字詞的有效了解和學習,使學生的基礎文字素養得到科學培養,為學生進一步的閱讀學習奠定基礎。
2.保持對閱讀內容價值理念的有效理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起到很大的價值導向作用。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做到對學生價值觀念的有效培養和改造,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和生活保持積極健康的價值理念。
3.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文學品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一定的思辨思維和否定精神。即在閱讀學習中充分的表達出自身的偏好,對自身喜歡和不喜歡的內容發表充分的見解和理由,促進學生綜合文學品鑒能力的提升。
4.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意識和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保持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有效培養,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促使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學習體系,使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也達到同步有效發展。
三、促進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1.重視學生的情緒體驗教學。在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過多種方式增加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在課文閱讀中保持充沛情感。例如教師在教學《望廬山瀑布》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瀑布的壯觀景象進行呈現,鼓勵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富有感情的朗讀,促使學生的情緒體驗得到有效帶動,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
2.重視對學生文字識別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對字詞的充分多元思考,促使學生對字詞的準確合理使用產生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替代法展開字詞教學,如果將某些特殊的字詞進行替換,學生應該對句子進行怎樣的改造和“翻譯”,促使原句的含義得到準確呈現。以此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促進學生對字詞的有效辨識和應用。
3.培養學生的閱讀總結分析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依靠自我的直覺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結,然后交由學生自由討論,使學生對自身的總結內容和策略進行有效修正。以此使學生的個性化文學品鑒能力得到有效培,提升學生的閱讀賞析自信。
4.促進閱讀教學和現實生活之前的聯系。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寓意和生活現實進行聯系,促使學生做到學習中的換位思考和推己及人,使學生的價值觀念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例如在教學《寒號鳥》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分析學生平時寫作業的態度和想法,鼓勵學生發表自身對寫作業的意見,促進學生對現實生活進行深刻思考。
5.激發學生的閱讀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小學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發揮合理想象對文章內容進行改編和續寫練習,促使學生對文章閱讀保持能動心態,促進學生想像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打破常規,將主導權歸還給學生進行想象和創造,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向實踐方向有效拓展,為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提升提供重要助力和支持。
參考文獻
[1]陳平輝.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8(08):37-37.
[2]黃金蘭.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