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志
◆摘 ?要: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大多在6-12歲之間,學生年齡較小,生活歷練較少,學生對新的數學知識的認知通常建立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情境生活化能夠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增進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將對生活情境方法進行簡單闡述,分析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要點,并提出相關實踐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情境方法;小學數學;實踐;策略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思維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常常受到自身成長特點影響,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佳。利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夠將數學問題與小學生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數學問題形象化,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生活情境方法的基本概述
(一)生活情境方法的內涵
生活情境方法是在情境教學法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設置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給學生帶來生活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對學科知識進一步理解,進而形成了生活情境方法。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特點
1.情感性
情感性是生活情境方法的重要特點。生活情境方法運用的目的是要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利用外界因素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在小學數學知識學習中獲得情感體驗,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圍繞數學問題展開積極思考,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生活性
小學數學所涉及的知識均來源于生活而且作用于生活,將學生親身精力和數學問題聯系起來,能夠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變位形象化的理解,讓生活中的各類事物變成數學問題的載體,讓學生將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更好的理解數學,體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
3.問題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具有目標性和方向性。在運用生活情境方法進行教學時,需要體現出情境創設的問題性特點,讓數學問題隱含在生活情境之中,這樣才能調動小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體現出生活情境方法的應用價值。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要點
(一)聯系學生生活
教師在運用生活情境方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需要增進對學生的了解,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挖掘可利用的資源,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生活化。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課程中“不進位加”教學中,教師將“35+2=?”轉換成“班級里一共有35名同學,又轉來了2名同學,現在班級中一共有多少名同學?”。
小學生每天都生活在學生群體中,對班級人數的增加或減少較為敏感,教師將數學問題與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聯系起來,把將枯燥、抽象的數字變成客觀存在的學生數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二)符合學生特點
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方法,需要結合學生成長發育特點,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對生活的認知程度不同。隨著小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加,他們生活經驗也在不斷增長,興趣愛好也會隨之發生微妙變化。
例如: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生活中的事物來說明數字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生活中的物品聯系起來;而在進行小學中高段教學中,這種生活情境的構建常常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在生活情境創設中,教師需要多采用生活化的事件,展示數學問題過程。
因此,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教師要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準確把握,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和認知方面興趣,這樣才能讓生活情境方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課題導入階段的運用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題導入階段雖然所占時間較短,通常在3-5分鐘之間,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了良好的開端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利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夠讓小學生將注意力快速集中起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從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不同角度觀察物體,體驗在不同角度下觀察物體獲得的結果。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具備空間觀念,體驗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的樂趣,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結合二年級學生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利用信息技術從互聯網上下載了游樂場“旋轉木馬”的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學生觀看視頻,回憶自己曾經有過的生活體驗,判斷觀察的角度,導入了本課主題。
(二)課堂講解階段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中,將生活化的情境應用于例題講解中,能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到對數學問題思考中,促進學生思維的轉換,讓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最佳狀態,進而對例題所蘊含的數學知識由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運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提出了這樣一道題:“媽媽給小強12元錢,讓小強去買飲料,每瓶飲料3元錢,小強一共能夠買多少瓶飲料?”。
到超市購買商品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經常遇到的生活場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利用這種生活化的場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具體的事件作為數學問題的載體,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有了明確的目標,進而調動起學生思考積極性。
四、結束語
生活情境方法能夠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場景聯系起來讓數學問題分析和解決過程更加直觀。對生活情境方法的應用加以探討和研究,了解其應用特點和要點,必然能夠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特近學生生活,符合小學生思維特點,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于文雨.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06):60-60.
[2]黃國榮.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讀與寫(教師),2019(06):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