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義兵
摘 要:豐樂360是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夏播玉米新品種,出苗至成熟101.5d,株高296cm,穗位高108cm,果穗筒形,穗長17.8cm,穗行數14~16,紅軸黃粒,籽粒半馬齒型,百粒重36.5g,單產8907~10024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以上;品質優,適宜機械化收獲;2019年通過國審(國審玉20196168)。
關鍵詞:玉米;豐樂360;特征特性;栽培要點
中圖分類號 S5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7-0074-02
黃淮海地區是我國的3大糧食主產區之一[1], 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雨量時空分布不均,生物逆境嚴重,多種病害、高溫熱害頻發等嚴重影響玉米產量[2],所以廣適、多抗是該區域種植品種的必備優點之一;當下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總體素質下降,老齡化、婦孺化趨勢明顯,同時相當一部分青少年拒絕從事農業生產,要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必然要求機械化的勞動替代[3],選育適宜機械化收獲的品種是途徑之一。利用優秀外來種質PH6WC、PHB1M,結合適應性強的本地種質,采用“高大嚴” [4](即高密度、大群體、嚴選擇并變換不同地點)的玉米自交系選育方法[5],選育出高產、廣適、多抗、優質、適宜機械化收獲玉米新品種豐樂360(F107B×PM1),201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玉20196168。
1 選育過程
1.1 母本 母本F107B是以PH6WC×豫82為基礎材料,用PH6WC回交,選優良株系連續自交10代選育而成。株型緊湊,葉色濃綠,莖稈粗壯,支持根發達,穎殼紫色,花藥紫色,花絲淺紫色,氣生根紫色,雄穗分支2~4個,株高196cm左右,穗位65cm左右,果穗筒型,穗長13.3cm左右,穗粗5.2cm左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24粒左右,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偏馬齒型,千粒重303g左右。
1.2 父本 父本PM1是以Mo17×PHB1M為基礎材料,用PHB1M回交1代后,經過連續自交10代選育而成。株型半緊湊,葉色較淺、葉片寬大,穎殼綠色,花藥青色,花絲紫色,氣生根紫色,雄穗分支2~3個,株高223cm左右,穗位75cm左右,果穗筒型,穗長17.2cm左右,穗粗4.6cm左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25粒左右,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偏馬齒型,千粒重295g左右。
1.3 雜家組合 2016—2018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2019年通過國審。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狀 豐樂360夏播出苗至成熟101.5d,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d。幼苗葉鞘紫色,花藥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96cm,穗位高108cm,成株葉片數19.1片。
2.2 經濟性狀 果穗筒型,穗長17.8cm,穗行數14~16行,紅軸,籽粒黃色、半馬齒,百粒重36.5g。
2.3 抗病性 抗病性好,2016—2017年,田間多點調查匯總,抗穗腐病,中抗彎孢葉斑病、小斑病、莖腐病,感南方銹病。
2.4 商品性 容重高,品質好。籽粒容重770g/L,粗蛋白含量10.75%,粗脂肪含量3.27%,粗淀粉含量72.69%,賴氨酸含量0.32%。
2.5 產量表現 2016—2017年黃淮海夏玉米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產量10024kg/hm 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25%。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單產8907kg/hm 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12%。
2.6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在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湖北省襄陽地區夏播種植。
3 栽培技術要點
穗數、穗粒數、百粒重是玉米產量構成三因素,因此密度、品種、播種方式三者間相互配合,才能充分發揮玉米品種的高產效應[6]。
3.1 合理密植 玉米屬于高稈作物,密度過低,個體雖生長健壯,但是產量低;密度過高,通風透光性能減弱,容易造成田間郁蔽,空稈現象嚴重,抗病能力低、抗倒性差。通過合理密植,協調個體發育與群體競爭之間的矛盾,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效率,進而達到高產目的。豐樂360株型緊湊,下部葉片平展,上部葉片上沖,生育后期植株下部葉片披垂,田間通風性強,上部葉片直立,能充分利用光能,屬于理想株型,適宜密度為57000株/hm2左右。對于灌排方便的高水肥田塊,可以適當增加密度至63000株/hm2。
3.2 適時播種 黃淮海地區雨熱同期、1年2熟的氣候條件決定了夏玉米生育期短,特別是后期灌漿時間緊張,影響后茬作物播種[7]。6月上中旬,黃淮海地區氣溫較高,通過貼茬播種,可使玉米具有早發優勢。7—8月雨量充沛,正好趕上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提供所需水分。適時早播,能夠有效利用積溫,充分延長生育期。豐樂360國家審定為夏播玉米品種,播種期應選擇在6月上中旬播種為宜。足墑播種或干播后澆蒙頭水,保證一次全苗、壯苗。
3.3 科學管理肥水 目前生產上施用氮肥偏多,造成肥料利用率較低,水土污染嚴重等現象,同時追施氮肥過早,容易造成玉米基部莖節伸長,加大倒伏風險。合理增施鉀肥能夠提高玉米莖稈韌性與強度、提高果穗粒重[8]。因此提倡氮磷鉀配合,減施氮肥。播種前施足底肥,隨整地施入復合肥(15-15-15)600kg/hm 2,如果是貼茬播種,可以在播種同時施入,注意肥料行要與種子行保持10~15cm間距,避免燒苗。5~6片葉時第1次追肥;大喇叭口期,是果穗形成的關鍵期,要保證充足的水肥供應,此時可結合灌溉進行追肥,2次追肥總量(尿素)約500~600kg/hm2。
3.4 及時防治病蟲害 黃淮海地區由于玉米種植密度的提高,加上多年來秸稈還田,造成土壤中土傳病原菌與害蟲的聚集與繁殖,因此夏玉米生育期間病蟲害發生嚴重。市面上的豐樂360種子均為包衣種子,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及苗期害蟲,播種后1個月內一般無需進行病蟲害防治。在大喇叭口期,可采用辛硫磷顆粒劑丟心防治玉米螟。豐樂360田間抗多種病害,生育前、中、后期均能夠抵抗銹病、青枯等多種病害侵染,到生育后期活稈成熟,一般無需防治常見病害。
3.5 預防倒伏 每年的7—9月份,是黃淮海平原地區高溫、多雨、多風、寡照的季節。高溫、多雨使玉米莖稈的生長速度加快,寡照容易使玉米的莖稈發育不良,大風則為玉米倒伏直接誘因[9],預防倒伏對于黃淮海夏玉米種植至關重要;根據天氣情況,在苗期可進行蹲苗,促進根系下扎,控制基部節間。在大喇叭口期之前進行培土,可以使植株基部更加牢固,并能有效地促進氣生根的產生,有利于防止倒伏[10]。如有旺長的趨勢,可在8~10葉期采用化學調控劑多效唑等降低植株高度,降低倒伏風險。
3.6 適時收獲 通過適當延期收獲,可以延長玉米灌漿時間,以充分利用各地光熱資源,提高粒重與籽粒飽滿度等商品品質。同時近年來政府部門大力推廣的夏玉米機械化收獲,也保障了玉米的適時晚收。一是玉米完全成熟的標志為乳線完全消失,籽粒基部形成黑層,對應田間生育期為苞葉發黃后7~10d,此時收獲玉米產量最高,比苞葉剛變黃時收獲可提高5%~10%的產量[11];二是籽粒水分降到25%以下,更適宜機械收獲,從而有效降低籽粒破損率和損失率[12]。
參考文獻
[1]鹿紅衛,楊美麗,李保鋒,等.淺談黃淮海夏玉米生產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9(04):11-12.
[2]趙強,趙滿義,吳迅,等.關于適合機械化收獲玉米育種的思考[J].農技服務,2019,36(07):69-70.
[3]王元東,段民孝,邢錦豐,等.X系新種質利用的技術途徑與策略探討[J].作物雜志,2008 (1):1-3.
[4]趙久然.優良玉米自交系選育新方法[J].玉米科學,2005(02):31-32.
[5]張守林,王要闖,戚廷香,等.黃淮海地區夏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9,025(014):130-133.
[6]陳淑萍,卜俊周,岳海旺,等.黃淮海地區玉米高產高效發展趨勢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3,000(003):13-17.
[7]劉戰東,肖俊夫,南紀琴,等.倒伏對夏玉米葉面積、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026(018):107-110.
[8]宋朝玉,張繼余,張清霞,等.玉米倒伏的類型、原因及預防、治理措施[J].作物雜志,2006(01):36-38.
[9]程富麗.密度和鉀肥對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影響的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0.
[10]劉京寶,房志勇,趙霞,等.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獲期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1,40(6):46-48.
[11]柳楓賀.影響玉米機械收粒質量的主要因素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3.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