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廣紅

摘 要:新能源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與傳統企業差距較為明顯。本文以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措施為主要研究對象,基于當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行業發展前景及面臨的財務風險,并通過實例分析、以及結合筆者多年財務管理工作的經驗,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希望可以為從事相關行業的財務人員提供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財務風險;宏觀性風險;新能源行業
一、引言
新能源行業雖然發展潛力巨大,但是由于資金需求量較大,盈利能力較弱,資金周轉周期較長,且受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需求較為強烈,相關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明顯不足。如何強化新能源行業相關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已經成為行業的熱門研究課題。
二、案例分析
以高新技術企業安徽華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例,本文針對其當前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該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地熱能開發、節能環保材料施工、地熱巖土熱能測試等新能源業務。由于新能源企業涉及大量的科技專利及龐大的運營資金,其財務風險也較為多樣。因此,安徽華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應結合企業相關財務管理內容,增強對財務問題的管控意識。
三、新能源行業財務風險類別
(一)宏觀性風險
通常來講,一旦新能源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出現較為極端或難以控制的問題,就很容易導致企業經營異常、營業效益降低等現象。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貨幣政策、匯率變動都可能造成新能源企業的經營波動。同時,新能源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專利數量和市場需求等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地阻礙企業的平穩運行。此外,新能源企業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需要重點關注市場宏觀性風險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制性,尤其是企業的成本支出、研發支出、政策影響等相關內容。面對復雜的運營環境和宏觀調控策略,只有少部分新能源企業具備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但這并不能改變新能源行業面臨財務風險的局面。
(二)融資性風險
因為新能源企業在日常運營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運營資金,所以其需要多種融資渠道。一方面,企業對相關項目的投資規模較大,另一方面,相關項目的資本回收周期較長。因此,大部分新能源企業在項目開展的初期階段,采用財務融資的方式籌集運營資金,這就加大了企業的融資風險。隨著項目的開展,企業對技術更新的需求不斷增加,這進一步加大了企業對資金投入的需求。這種循環模式直接導致企業因資金緊張而采取融資行為。目前,銀行融資已經成為眾多企業首選的融資模式。如圖1所示,2015年至2018年新能源企業在恒豐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可見,新能源企業的融資風險問題已經十分明顯。
圖1 新能源企業不良貸款率對比圖
(三)投資經營風險
新能源企業在開展相關項目時,會對項目的相關特性進行較為詳細的可行性風險報告,進而充分調研相關項目的市場回報率。由于新能源行業屬于新興行業,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往往很難做到有效監管,這就增加了企業的投資風險。同時,一些新能源企業自身的財務系統就缺乏有效的監控,如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措施,這導致企業的財務危機隨時可能發生,企業結構性金融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加大[1]。
四、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應對策略
(一)對宏觀性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宏觀性財務風險,是從國際層面、國家層面、行業層面分析研究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作為新能源企業的財務人員,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務風險警覺能力,及時發現、核實相關層面的財務風險。同時,針對環境帶來的相關變化,企業要結合其發展情況,作出有效融合和創新,以助推企業順利、平穩渡過相關難關;并基于宏觀財務風險帶來的問題,結合國家相關政策、企業的自救措施、市場的運營策略等一系列可調可控的相關內容,實施新能源企業的應對措施。具體來說,是企業結合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浪潮,積極探索企業的創新技術,有效融合政府對新能源行業的扶持政策,集合企業相關技術的產業鏈形式,不斷提升企業的科技商用成效,促進企業由單一的產品制造企業轉化為多元的新能源領域制造企業。例如,安徽華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在地熱能開發利用領域具有一定技術和資源儲備,其在應對宏觀性風險問題時,就可以結合企業的自身技術實力和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從容應對宏觀性財務風險。該企業不僅逐步擴展經營范圍,而且通過對新能源的深入研究,開展以地熱能為核心的研發工作,如地熱能測試、地熱能工程施工、節能材料等經營項目,這就保證了其抵御相關財務風險的能力,同時有助于提升企業的財務風險自控能力、發展潛力和市場價值[2]。
(二)對融資性財務風險的管控措施
融資性風險是基于企業自身的融資渠道和融資金額而產生的融資風險。因此,新能源企業應該基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以及市場發展前景,選擇適合的融資渠道,并通過全面、準確地分析和考量融資渠道的特點與利弊,以科學的融資方式展開融資行為。根據相關部門的實際統計,合理的負債與科學的債務杠桿有助于提升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對企業的經營局面也能起到良好的助推效應。新能源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為避免誘發財務風險,企業應該基于相關財務管控措施,強化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流程,整頓企業生產和加工的產業技術鏈,以進一步提升企業資金管理意識和執行程度,尤其是相關項目的借款和融資問題,管理細則需要進一步細化,借款比例需要合理調配,現金產業鏈管理進程也要進一步優化。以安徽華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基于防控融資風險的強大意識,通過結合企業的財務風險評估,合理利用相關融資渠道的相關資金,實現了企業債務和效益的平衡,降低了企業的運營風險,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益;又通過結合企業自身的財務預警機制,實現了企業對財務風險的全方位把控,提升了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和企業自救能力[3]。
(三)對投資經營財務風險的處理辦法
新能源企業的投資經營,應該結合企業的預算管理、資產管理以及相關的成本控制,尤其是預算管理,需要對實際的資金計劃和運營成本進行詳細而周密的計算,做到量入為出,進而實現預算管理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企業要定期、定時檢查財務管理制度與考核管理人員,既要實現制度內容的有效升級和完善,又要提高財務人員的警惕意識,以保證財務部門與投資項目的緊密聯系。此外,企業財務部門的責任劃分、職能分配、管理流程等內容,也要進行系統性的改進和升級,以減少由于個人財務問題引發的財務風險。新能源企業務必要提高對人員和制度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其對投資項目的管控意識。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能源企業在制訂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時,應該秉持科學的管理思維與市場導向的處理原則,提高對復雜多變的財務風險的警戒意識,并結合企業自身的產業結構和市場發展趨勢,及時調整戰略布局,優化企業發展方向,進而實現對相關財務問題的有效控制和平穩應對。
參考文獻:
[1]杜權慧.新能源行業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策略[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0):66-67.
[2]張淑嫻.政府補助對新能源行業J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9.
[3]羅馨.新能源行業并購溢價對商譽減值的影響分析——以堅瑞沃能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