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要: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教學科目,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的發展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加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滲透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以及對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都有著重大意義。小學作為學生思想形成的啟蒙階段,通過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僅能有效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相關知識的學習效率,在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有效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質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課堂;滲透研究
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進行,對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讓學生在學習課程相關的知識的同時,了解我國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積累和沉淀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學生的成長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效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認知。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學習與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日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具備良好民族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傳統文化滲透教學的現狀
1.沒有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依舊保持著固有的教學習慣,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考試成績放在首要地位,沒有正確認識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人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忽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不利于文化的傳承和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
2.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基于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文化的發展趨向于多元化,在各類文化的碰撞下,學生所能接觸到的不同類型的文化也有著顯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對于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包含的傳統文化的教學模式的落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著一定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語文學習質量的提升。
二、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滲透策略研究
1.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學習對于學生成長和發展所起到的積極影響作用,立足于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日常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意識和品德修養,同時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綜合提升。在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文中內容和表達的情感進行延伸教學,對為了實現強國夢想所做出巨大貢獻的優秀人物進行簡要介紹,讓學生在了解優秀文化以及品德傳承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民族責任感。
2.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對于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認知依舊停留在教材內容的灌輸式教學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對固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在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營造良好環境的同時,能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率。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以《景陽岡》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截取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對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進行展示,讓學生直觀的了解文章創作的文化、歷史背景,結合文章中所描述的場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聯想教學,讓學生對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促進學生文化意識的綜合提升。
3.結合傳統文化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習慣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結合傳統文化和實際生活來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能有效加深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講民間故事》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民間故事的講解,民間故事往往是立足于生活且有著久遠的歷史的,很多的故事中都包含著傳統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承,通過這類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在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了解程度以及語言組織表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并切身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總結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學習對于學生成長和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日常語文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在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促進小學語文課堂對學生傳統文化教學的高效開展,在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民族責任感的同時,具備優秀的品德修養,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提高。
參考文獻
[1]徐帥,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265.
[2]李強,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