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單一枯燥的灌輸知識,應該注重促進教學生活化,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結合起來,挖掘數學知識中的生活化內容,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生活化理念指導下設計教學活動,可以通過設置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還要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做到學以致用,從而在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作用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用
數學是小學教學課程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之一,它對學生的智力發展,邏輯思維的形成,綜合素質得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正是貪玩好動的時候,所以小學生不能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實際上,數學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可以利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小學數學的教師想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境來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最終回歸到抽象數學知識上,從而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1 設置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貪玩好動是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天性,抽象能力弱,注意力不持久,都是小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來的一些共性。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數學存在的意義。數學在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核心任務就是讓學生了解數學,喜歡數學,并且學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在數學課堂中,用生活化的情景來做一個合適的導人,可以激發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真正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百分數”的時候,可以將生活中的打折情況與百分數知識相結合。為學生設置一個生活中打折的教學情境。這樣一方面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百分數這個知識點,另一方面,能夠讓小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運用百分數。“周末小明陪媽媽去逛街,媽媽準備給小明買衣服。這時候售貨員說,買一件打8折,買兩件打6折,小明媽媽給小明買了兩件衣服,一共花了200塊錢,請問這兩件衣服的原價一共是多少錢?”教師引導學生計算出兩件衣服的原價,然后問學生,這其中有一件衣服的價格是60元,如果臨時決定只買一件衣服。那么應該付多少錢?這時候有些學生會依舊按照6折的折扣來計算,而有些學生就會反應過來,按照8折來計算。通過這種設置生活化情境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可以直觀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發現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教師側重對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引導,積極鼓勵那些做正確的學生。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學會數學能夠給予生活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又能夠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2 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豐富的生活化教學活動,而不是一味地進行知識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而且還有助于培養知識理解和運用能力,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從而全面增強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元、角、分”知識的教學中,對于人民幣面值的認識和交易活動與生活聯系緊密,小學生需要了解不同的面值數額,并且能夠正確計算,能夠運用人民幣購買東西,計算商品總價和找零金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我是小小銷售員”的游戲化教學活動,學生們扮演銷售員和顧客,可以將學習用品當做商品,標注相應的價格,比如本子2元,橡皮5角等等,學生們模擬商店購物的場景,比如“小紅拿著10元錢去買學習用品,買了2個本子,1個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錢,她帶的錢夠嗎?”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不但學習到了數學知識,了解各種人民幣面值,能夠計算商品價格,而且還會增加學習的興趣,整個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提高了教學效率。
3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的應用幾乎無處不在,而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只是停留在數學課堂上,而是應該真正地應用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與學生的社會經驗,設置一些難度相當的數學題目,讓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和運用能力,進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重要目的。比如,在學習“測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家中的卷尺,并且讓家長配合學生測量家中的門的邊長,測量家中床與柜子的長度。例如在“三角形”相關知識的教學中,三角形的一個特征就是具有穩定性,但學生對此不好理解,此時教師就應該告訴他們這種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運用,比如晾衣架就是三角形的,當衣服掛上面的時候不會掉落,這就是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設計原理。等腰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屬于對稱圖形,可以啟發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運用事例,培養他們善于運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良好思維。通過課后對數學知識的運用,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還能夠切實地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這樣一來,在生活中遇到了數學問題的時候,學生就會選擇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地做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4 結語
總之,生活化教學理念在新課改背景下得到了大力的倡導,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有效開展,圍繞學生主體精心設計,讓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降低了知識理解難度,也能夠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宋桂清,談小學數學教學要生活化[J].才智,2019(15):165.
[2]李迎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模式探析[J].學周刊,2019(16):41.
[3]徐蘭英.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思路探究[J].求知導刊,2015(22):110.
[4]薛飛飛.生活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0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