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賢
摘 要:在農村環境下,中小學校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教育工作者應該對此加以研究,避免“重視德育”成為一句標語,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工作目標中。本文對于目前農村中小學的與生態環境現狀進行闡述,并且提出可行的工作建議。
關鍵詞:農村教育;德育工作;生態環境
我國德育工作存在的一個形式化的問題,這體現在很多學校所謂的德育僅僅是教師在課堂內對學生進行口頭說教,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是難以忍受的,十分無聊且易產生排斥心理。目前我國農村的中小學一般重視智育而忽略德育的重要性,這需要相關教育人員加以注意并逐步改正,加強對于農村中小學德育生態環境的建設與完善。
一、農村中小學德育生態環境現狀
很多農村學校沒有相應的德育基礎,德育工作形式單一、流于形式,僅僅這種教育方法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同時,學校未對教師進行相應的職業道德教育,導致很多教師不負責任、或者無法勝任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工作,很少對于如何提高德育水平進行交流與思考,忽略與學生家庭進行溝通。很多家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機會僅僅是每學期的家長會,會上也僅僅就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行交流,家長方面在德育上的作用幾乎被忽略不計,這一點需要堅決得到改善。
若家長與學校的溝通過少,會導致家庭教育中缺少德育的引導。目前很多家長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沒有深刻的認識,無法做到以孩子為本,并沒有為孩子進行長遠的考慮,家庭對于學生德育的重要意義沒有得到體現。同時一些農村家長文化程度有限,缺乏科學的親子意識,對孩子的德育工作不投入精力,對學校布置的家庭德育工作不予配合。[1]目前,很多農村家庭的壯年家長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的數量不斷上升,這部分學生的基礎道德教育問題嚴重,也是影響學校德育面臨的重要挑戰。
二、完善農村中小學德育生態環境的建議
(一)學校加強德育投入,完善德育生態環境
面對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學校的德育工作不僅要及時認知變化、接受變化,還要積極改變自己的工作方針以適應這一現實,樹立新的德育觀念。我們要盡快實現從規范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把教育的中心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轉移到人與自然的相處之中,使學校德育工作更加具有先進性和開放性。德育的實效性表現在其自身,在全新的觀念下,既要遵循傳統的德育效果評價原則,又要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法,這需要全力以赴加強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農村生活相比城市缺少了一些文化氛圍,因此農村的中小學校更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實踐積極了解社會的道德規范。學校可以把德育工作的成績與課外活動相關聯,使學生擁有更活潑的學習氛圍。同時梳理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拒絕形式主義,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引領與評估。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對學生給出道德評價結果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要讓學生產生相應的自覺性,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中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對于農村中小學生逐步進行完善的德育是一個漫長的工作過程,但是值得我們付出努力。[2]
(二)加強溝通,聯合家長共創德育空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觸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首先,健康的家風是孩子成長的有利條件,作為老師應該與家長保持溝通,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起來,盡到父母的職責。讓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注重言傳身教,帶頭做好榜樣,注重自身修養,形成良好的家風。其次,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讓孩子在善意中成長,才能成為一個懷有善意的人。家長在工作之余要與孩子進行互動,可以通過一起游戲、一起勞動等方式進行交流,也可以與孩子一同外出接觸自然,讓孩子走進自然、了解自然,擴寬孩子的知識面,對于和諧共處的生態自然觀念有所了解。
愛護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關愛一定要結合嚴厲的的看管,不可以對孩子過于放縱。因為過度的溺愛只會帶來災禍,使孩子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這與對孩子進行德育的初衷相悖。在留守兒童的家庭中,家長更應該對孩子給予支持與關注,為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不讓孩子的成長過程缺少父母的身影。作為老師,要定期召開家長會,和家長保持聯系,傾聽父母的反饋,針對孩子父母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講解,促使家長接受更先進的教育觀念,優化家庭德育環境。
(三)共同努力,創建良好社區環境
社區環境對于學生品德教育有很大的潛在影響,尤其是中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周邊的感染。因此保持良好的社區環境對于提升學生德育質量很有必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對此加以重視。很多農村地區的社區環境堪憂,存在很多不健康的現象,孩子很容易不自覺地感染壞習慣。改善社區環境需要多方努力,例如需要積極加強社會治安,杜絕不良社會現象為孩子帶來影響。學校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建設,承擔起對農村社區的社會改造,營造文化氛圍,做到學校與社區的相互影響,擴大受益群體,對于學生們乃至社會市民具有積極的德育作用。
農村中小學的德育工作離不開其復雜的生態環境,我們要堅持不斷完善學校德育質量,輔以良好的家庭教育與社區環境影響,全面提升對于農村中小學生態德育的發展,促進學生們形成科學正確的道德觀念,期待學生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許昌良.對當前農村中小學德育生態環境建設[J].學校管理,2000(1):36-37.
[2]陳家麗.我國農村中小學道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文教資料,2008(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