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輝


【摘要】目的:本院護理人員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ERAS)培訓現狀及干預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間,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納入本院80例護理人員作研究樣本,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40例納入實驗組,予以改良問題驅動教學法(PBL)聯合多媒體教學下的ERAS規范化培訓;另40例納入對照組,予以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下的ERAS規范化培訓。分析兩組知識知曉情況及培訓滿意度差異。同時將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培訓期間涉及的100例臨床普外科患者分組,依照實驗、對照兩組患者護理歸屬情況,分作實驗患者組與對照患者組各50例,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ERAS知識知曉率、培訓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實驗患者組護理滿意度、術后感染發生率、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優于對照患者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ERAS干預對患者術后康復有其積極意義,改良PBL教學法聯合多媒體教學可有效提升ERAS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培訓期間質量。
【關鍵詞】護理人員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培訓;現狀;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281-01
引 言
加速康復外科(ERAS)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以減少手術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創傷應激反應為目的,通過外科、麻醉、護理、營養等多學科協作,對護理人員規范化予以優化,從而減少護理人員規范化進程。ERAS理念在外科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推廣,而醫護人員的認知是推動ERAS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對本院護理人員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ERAS)培訓現狀及干預研究,以期為開展醫護人員培訓和建立ERS流程和標準提供科學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間,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納入本80例護理人員作研究樣本,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40例作為實驗組,予以改良PBL教學法聯合多媒體教學下的ERAS規范化培訓,組內男女比例8:32,平均年齡(32.76±4.16)歲;另40例作為對照組,予以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下的ERAS規范化培訓,組內男女比例9:31,平均年齡(33.28±4.37)歲。同時將將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培訓期間涉及的100例臨床普外科患者納入組,見下表。本次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以上組間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培訓期間涉及的100例臨床普外科患者
組別 例數 男女比例 平均年齡(歲) 甲狀腺疾病(例) 胃腸疾病(例) 干膽囊脾疾病(例) 乳腺疾病(例)
實驗組 50 21:29 (61.14±7.53) 17 15 12 6
對照組 50 20:30 (62.32±7.73) 15 16 12 7
1.1.1 實驗組與對照組納組標準
納入標準:①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被納入組,簽署同意書;②全程參與研究;③護理人員具備工作滿一年且有護士執業證書。排除標準:①突發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②突發表述能力障礙;③教學依從性差的護理人員。
1.1.2 實驗患者組與對照患者組納組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確診普外科疾病;②接受手術治療;③手術耐受;④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被納入組,簽署同意書;⑤全程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②不具備表述能力;③遵醫依從性差;④手術禁忌癥。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予以傳統教學方法下的ERAS規范化培訓。
實驗組護理人員予以改良PBL教學法聯合多媒體教學下的ERAS規范化培訓:①提出問題:即較之常規護理模式,ERAS護理在術前、術中、術后有何特殊之處。②查閱資料:通過閱讀教科書及規培教材,③小組討論:經由小組內討論,有利于組內就該護理理念的完善。④歸納總結:各組分別派代表上臺發言,最后由施教者進行觀點的總結與提煉。
1.3觀察指標
護士ERAS知識知曉率、護士培訓滿意度、患者護理滿意度、兩組術后感染發生率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數據對比采用方差分析,并進行兩兩比較。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士ERAS知識知曉率
實驗組ERAS知識知曉率97.50%(39/40)高于對照組82.50%(33/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500,P<0.05)。
2.2護士培訓滿意度
實驗組培訓滿意度100.00%(40/40)高于對照組80.00%(32/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2.222,P<0.05)。
2.3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患者組護理滿意度98.00%(49/50)高于對照患者組82.00%(41/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222,P<0.05)。
2.4兩組術后感染發生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48,P=0.037);兩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993,P=0.001);兩組住院時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130,P=0.001)。
3 討論
3.1現狀
護士對ERAS知識總體掌握情況。對ERAS的關注度參差不齊、護理管理者理念更新程度及護士所接受的培訓、臨床實踐與指南的差距不同,導致外科護理人員對ERAS的掌握程度差別較大。護理管理者為省級專科護士,對外科護士的培訓內容能根據護理新理念進行更新,諸多因素提高了護士對ERAS的認知。
3.2干預
醫師、護理管理者和護理教育者應及時更新知識,掌握ERAS的核心策略,提高護士對ERAS的認知度,促進ERAS核心策略在外科的開展。護理管理者和護理教育者應聯合多學科開展系統培訓,明確實施ERAS的重要意義,促進護士結合外科特點規范應用ERAS護理策略,提供優質的規范化護理。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與傳統護理模式相比,護理人員規范化ERAS外科培訓在降低術后并發癥、促進術后恢復、縮短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引領現代外科前進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但ERAS涉及各個環節和多個科室,必須聯合多個科室和多個學科才能發揮出ERAS的最大作用。醫院需要及時了解手術相關科室醫護人員對ERAS的認知和需求,為ERAS的院內推廣應用和醫護人員系統學習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 許晨麗.加速康復外科臨床護理路徑在結直腸癌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