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明明
◆摘? 要:興趣是一個人完成某件事情的內驅力,如果學生對英語知識充滿興趣,那么他就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積極地思考和學習,從而實現學習效率的提高。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重要目標之一,由此本文以小學英語課堂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的策略探究為題,展開積極的討論。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學習興趣
興趣對于學生而言,就好比水對魚的重要性一般,學生有了興趣事半功倍,學習起來付出更少,收獲更多。學生如果對英語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他會愿意專心致志地去學習它、研究它。由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結合新課程理念,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并勇于思考,為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供手段。
一、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現狀特征
(一)英語教學未受重視
小學教育與初、高中教育存在差異,小學教育過于強調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寫作、計算能力,因而不太重視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培養,比如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等。對于許多小學學校而言,他們認為英語課是實用性不強的科目,如此,學校也不會引起充分的重視。雖然小學教育的語文、數學課程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標準,但是它的英語教學水平比較低下,并且受不到重視,以至于一些開展英語教學的學校,教師也不知道怎么樣去書寫教學計劃,怎么樣去安排課程,怎么樣去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怎么樣讓學生喜愛英語課。許多小學教師,無所適從,不知道怎么辦,就算是一些英語課堂開展較好的學校,他們的英語教學仍然是照搬小學或者高中的計劃,從而導致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和針對性,這無疑從很大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了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模式太老舊
在許多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當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太過單一。許多小學英語教師仍然是采用枯燥被動的灌輸式教學法,滿堂灌、照本宣科式。現如今小學教師在開展英語課時,只注重讓學生記住單詞,會寫單詞,但是忽略了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它具有實踐性,在教學當中這種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模式已經不再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阻礙了學生的交流、實踐。不僅如此,這樣的課堂也會失去活力,學習環境十分無味,就會導致許多學生在課堂上變成一灘死水,無法活躍。這樣的小學英語課堂無疑是忽視了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聽命行事,不能發揮其主體性,這無疑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更降低了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水平。
二、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的策略
(一)基于互動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首先教師應該要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基于學生的心理特點,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更加和諧和民主化的英語課堂,在課堂上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現代的教育技術,比如多媒體、微課等平臺來展現符合學生興趣的小學英語課堂,并且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的參與性,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保持良好溝通,構建學習氛圍。
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Look at my……”時,在以往的英語教學當中,英語教師通常會讓學生重復的去訓練這個句型,這樣的教學無疑太過枯燥化。而且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英語是啟蒙階段,教師更應該培養其學習的興趣。由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構建一種互動式的課堂模式,通過多媒體呈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人物,比如柯南,熊大,熊二,以及一些明星,比如TFBOYS。在這多組圖片當中用明星或者是動畫人物的手勢讓學生學會“Look at my hair,Look at my shirt,Look at my face,Look at my nose,Look at my foot”等句型,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課堂情境當中,愿意表達,愿意融入。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比如教師可以將情景設為,兩個好朋友許久未見面,兩人見面以后相互介紹自己的變化。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分組進行表演,比如有的同學表示自己變高了“Look at my height”。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喚醒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在課堂上發揮其主動性,這樣的教學模式更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真正實現讓學學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二)依托繪本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繪本是以圖畫為主的一種能夠激起學生興趣,能夠加深學生理解的一種題材。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對看過一眼的圖畫也不一定能夠有全面深刻的記憶,因此教師需要喚起學生興趣的,加深學生理解的,才能夠更好地去喚起學生的記憶,所以教師在編排這個繪本內容的時候,一定要以趣味為先。首先,要選擇一些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一些繪本內容。其次,故事的選擇一定要基于趣味性、可操作性,如果選擇的故事是可操作性的,那么學生就能夠對這些故事進行表演,從而學生在表演過程當中無疑實現了知識的學習,同樣也提高了其學習的興趣。最后,教師在選擇故事內容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基于故事內容的思考性,為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展開想象去探索,去了解。比如,教師想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引入柯南這一繪本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跟著主人公一起去動腦筋,教師就可以將繪本當中有趣的片段引入其中,從而讓學生在趣味中進行思考,無疑這樣的繪本才能開發學生的大腦。因此,將繪本內容融入英語教學當中,能夠使得英語教學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和思考性,讓學生能夠基于繪本的閱讀去表演,去編排一些故事,這無疑讓學生在樂中學習,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簡易化。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animals”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引入一些關于描述農場小動物生活的一些情景,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感受到小動物們的歡樂勁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特別興奮之中去學習,這無疑迎合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得繪本故事的內容更加具有貼切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適當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英語知識,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講解,這樣才能較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郭紅霞.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56.
[2]周春鳳.教必有趣,以趣促學——小學英語興趣教學探討[J].學周刊,2017(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