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磊
摘要: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教育中班主任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找出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在詳細分析與完善的基礎上制定教育措施,發揮出德育教育作用。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影響更大。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就要從找準教育方向與內容出發,在轉變傳統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做好分析與研究工作,制定合理化教育措施,在找準教育重點與要點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成因
(一)觀念問題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就要從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出發,做好教育創新工作,提升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開展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借助有效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三觀意識與能力。但是在研究中發現,一些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并未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將重點放在管理、文化課等方面上,很少會制定德育教育計劃。也正是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使得德育教育難以開展。
(二)溝通問題
德育教育重點就是要確保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有效性,通過彼此之間的深入溝通,能夠提升德育教育質量。但是從實際上來講,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足,很容易出現矛盾問題。如班主任認為自身作為班級中的管理者,有著一定的尊嚴,加之在前期的工作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時很容易將自己的觀點直接灌輸給學生,并未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育。也正是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讓學生感受到自身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也不愿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產生抵觸心理,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
(三)內容問題
德育教育屬于公德教育與思想教育的融合,通過開展德育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從實際上來講,一些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選擇了一些比較傳統的故事作為教育重點,但是對于學生來講,很容易對這種教育方式產生抵觸心理,降低了德育教育效果。其次,一些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沒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就采取了教育方法,適當的學生德育自信心嚴重不足,很容易出現積極性喪失等問題。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措施
(一)明確教育目標
只有制定出合理化的教育計劃,才能設計出準確的教育目標。由于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具備系統化的工作計劃,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制定教育計劃出發,在做好德育教育統籌的基礎上找準教育重點,確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教育中需要明確教育目標,找準教育重點,確保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在制定教育目標時,需要掌握當前的教育環境,在尊重學生的同時找準現實情況,明確工作重與理念,保證德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由于高中生的性格特點與能力不同,所以教師在教育中需要設計適合的目標,嚴格按照教育計劃,在滿足當前學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找準教育方向,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
(二)完善教育內容
德育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也關系到了教育的發展。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時就要從社會現實出發,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在做好變化與調整的基礎上找準教育重點。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也要找準社會環境,完善德育教育內容,選擇適合的教育方法與案例,在緊貼當前社會發展現狀的基礎上保證教育的時代性,避免出現德育教育形式化等問題。為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就要做好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工作,在完善德育教育內容的同時將學生帶人到實踐中去,豐富學生的理論認知,讓學生感受到德育教育內涵與理念的基礎上提升德育教育質量。
(三)梳理德育榜樣
德育教育就要從展現教育影響力出發,讓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與道德品質。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不僅要做好教育內容講解,同時也要堅持以身作則,在發揮教育影響力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完善。所以班主任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德育素養,在規范言行的基礎上發揮榜樣作用,利用學生的模仿心理進行教育。只有采取適合的教育方法,才能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健康發展目標。
(四)突出學生主體
由于德育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時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利用學生的特殊性進行教育。同時還要從全局發展人手,在規劃好德育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借助良好的教育方法來吸引學生。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時班主任需要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與要求開展教育,在轉變自身思想認識的基礎上糾正行為。當發現學生存在不足是,教師也要及時與學生溝通,運用合理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展現學生主體性。
(五)營造和諧班集體
學生在成長中勢必會與人接觸,而當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環境后,能夠產生與他人交往的欲望。所以班主任需要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確保德育教育順利開展。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還要及時引入德育教育內容,讓學生在理解德育知識的同時實現健康發展。所以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打造友好的學習環境,營造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說出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為德育教育開展提供支持。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中就要從做好德育教育創新人手,采取科學教育方法,確保德育教育能夠深入到學生中去。同時教師也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找準教育重點進行創新,讓學生受到德育教育的影響,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史立峰,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對策[J].知識窗(教師版),2009(08).89-89.
[2]明道福,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對策[J].報刊薈萃,2018(03):56-57.
[3]黃曉青,淺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01):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