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摘要】在信息時代下,當代社會存在很多影響初中生的因素,以至于他們的品德嚴重滑坡。所以,針對初中生,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勢在必行。所以,在思想政治課上,老師應充分利用思政課的主導作用,并聯合家長、社會一起為初中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融洽的教育環境。基于此,本文從初中思政課出發,探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有效滲透的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階段 ? 思想政治 ? 德育滲透
考慮到初中生的性格特點及理解分析能力,就應控制思政課切實通俗易懂,教會學生知曉學以致用,從而激起他們的能動性。作為德育教育中的一門關鍵性學科,思政課還會培養初中生的學習習慣、道德觀等。在初中時期,學生正值正確樹立三觀的黃金時期。在初中思政課上,必須著重滲透德育教育,以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一、初中思政課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階段,德育教育作為主要的核心及渠道,在初中思政課中占據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所以重要性無疑不容忽視。所以,在初中思政課中展開德育教育,屬于一項需要長期努力和很艱巨的任務。作為思政教師應及時端正指導思想,樹立起良好的德育觀念,認清新的社會形勢,并以此來迎接德育教育的新挑戰,并且把握住新的機遇。同時,還應積極尋求新的方法,以增強教學實效,改善教學系統,傳遞給學生切實有效的信息。同時,通過思政德育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情感,充分發揮思政德育的重要性,并且與生活相聯系,積極融入愛,進一步感化、引導學生。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還應積極革新思政教育,準確把握新時代下的脈搏,及時創新教育思想觀念與德育教育滲透方法,以基于德育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覺悟與政治素養,達到滲透德育的效果。
二、初中思政課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措施
1.強化德育意識,樹立良好的榜樣
在素質教育下,十分強調教書育人。所以思政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應注意自身的道德修養,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在初中階段,應注意培養學生,幫助他們形成有道德的高尚人才,但關鍵的前提就是需要教師擁有高尚的品德。所以,教師應在學生面前,樹立積極向上的形象、做出最好的表現,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導學生,達到以德育人、樹威的目的。眾所周知,態度直接決定一切,這從一定意義上,表示人的態度和意識直接決定人的各種行動。所以,在培養初中生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心理素質中,不僅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手段,而且教師也應樹立好德育意識,以充分發揮德育的作用,來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這便需要思政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先正確樹立三觀、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以良好榜樣不知不覺地影響自己的學生,幫助他們健康茁壯地長大。
2.打造融洽的教學氣氛,積極滲透德育思想
在課堂上應注意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結語學生自由表達見解及想法的機會,并且啟發他們自主探尋人生的真諦,從而體驗情感教育。這些均屬于學生學好思政知識的前提,更加是向他們滲透德育的基礎。同時,學生自己所持的學習態度、情感情緒、興趣愛好、求知訴求、學習信心、恒心毅力、內在性格等,會有所影響學生的學習手段,以至于學生需要在正確的指導下逐步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求知欲、好奇心、內在情感、進取心、創新意識、自信心等,均屬于學生日常學習的動因,并且是真正學會學習、生活、做人的關鍵性所在。譬如,在上課起立并且師生問好中,老師應每次都要求學生立正站好,并且先鞠躬問好學生,并以此來教導學生尊重彼此。在思政教學中,教師還應強調訓練學生內在心理素質的工作,并且長時間持之以恒。具體可以綜合運用各種激勵法,如有關興趣、目標、競爭、榮譽等的激勵方法。同時,還應綜合運用排除法與識別法,以幫助學生及時排解感情、情緒、思維、表達等方面的障礙,進一步消除環境文化下的消極影響等,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自尊、自控等方面的堅毅品格。
3.深入研習課本及挖掘豐富的德育內容
在新課本中,有充分融合故事、思想、趣味及傳統美德,所以整體的實踐性、教育性、時代性均極強,這便需要緊抓以上特點,并且在備課中強調德育教育的落實。所以,教師除了需要深入研習課本大綱外,還需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深挖課本中存在的德育內容,并立足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創建一定的德育目標,以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這么一來,便能在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思政課的教育性,并利用德育主途徑的作用。就美德品質方面的內容,便存在豐富的德育資源。例如,在講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往往涉及合理、健康、文明等方面的生活消費。其中除了關乎人們的生活品質與健康外,還關乎整個社會及集體的具體利益。針對該教育資源,就需要和生活實踐中的綠色消費有機聯系,以引導學生知曉日常的消費除了屬于個人的私事外,個人消費也會影響到社會環境質量。所以,為了和諧發展人與自然,為人類營造一個宜人的生活環境,就需要正確樹立起消費觀,真正擔負起維護社會安定、保護環境、發展經濟等的重要責任。這樣通過思政學習,學生便進一步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意識。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階段,德育教育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課上,也應從初中生的整體認知特點、課本內容出發,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有效滲透德育內容,并以此來教育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的思政知識,全方位地樹立起科學觀、形成政治素養、提高道德品質,健康成長為新時代下的棟梁之才,并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代麗麗.初中政治課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9.
[2]陶芳銘.初中德育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浙江大學,2017.
[3]畢桂君.新形勢下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J].學周刊,2016(2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