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敏
【摘? 要】學前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科學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教師要意識到科學教學的重要意義,積極地對其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從而更好地在學前教育中滲透科學教育。
【關鍵詞】學前教育;科學教育;游戲教學;自主探究;生活教學
在學前教育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幼兒進行知識的啟蒙,而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進步,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培養幼兒科學素養,成為學前教育教學中重點的教學內容之一。在學前教育階段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能很好地讓幼兒正確地認識世界,并且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科學意識是幼兒科學素養的基礎,也是幼兒的科學啟蒙。幼兒教師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創新,積極地開展科學教育,為幼兒以后的生活和人生發展鋪設好平坦的道路。
一、結合游戲教學,激發幼兒興趣
在學前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對學習的認知還不夠充足,對學習的認知還停留在“玩”的階段,對于幼兒來說,興趣是他們學習唯一的引導者,而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很好地適應幼兒的心理特點,所以說,在學前教育教學中,游戲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學前教育教學中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就需要幼兒教師充分地把握幼兒的興趣所在,緊緊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科學教學和啟蒙,讓幼兒能在“學中玩,玩中學”,既能使科學教學能更好地開展,還能讓幼兒學到更多的科學知識。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反重力水”的科學小游戲對幼兒進行教學,在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首先,幼兒教師要準備好水、玻璃瓶、塑膠網或是絲網、橡皮筋與牙簽,然后在玻璃瓶里裝滿水后,利用橡皮筋用網子封住瓶口。這個時候讓幼兒進行仔細的觀察并讓幼兒提出問題。為什么網子上有洞,但將水翻過來之后水不會流出來呢?通過提問,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之后教師讓幼兒將牙簽戳進網內,觀察一下水瓶里的水會不會流出來,通過實踐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之后,幼兒教師要向幼兒講述其中的原理,從而在激發幼兒科學興趣的同時讓幼兒學到更多的科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引導自主探究,培養探索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各個階段的教師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時對教學理念也進行了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現代化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要求的一點就是尊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且教師占據了一定的主體地位,沒能很好地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通過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既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究意識,增強幼兒的好奇心,從而更好地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重視教學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例如在天空為什么下雨、下雪,一天為什么會有二十四個小時等問題。在提出問題之后,幼兒教師不要急于解答問題,幼兒教師要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幼兒通過小組探討、繪本閱讀或者是詢問家長等方式解決問題。
三、融合生活教學,促進全面發展
在當今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重視的是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在幼兒的生活中滲透科學教學。因為在我們的生活過程中有很多科學現象,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充分,若是不能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很容易讓幼兒對一些科學現象產生不科學的認識。而通過科學教學和幼兒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既能讓幼兒清楚地了解教學知識,還能讓幼兒充分地意識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肚子“咕咕叫”的聲音,而肚子為什么會“咕咕叫”呢?幼兒教師就可以根據這種生活中的現象對幼兒進行教學,讓幼兒正確地認識這一現象。肚子之所以“咕咕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已經沒有食物了,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里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咕叫”的聲音。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為什么星星會一閃一閃的?為什么人會打呵欠”等生活現象對其進行教學,使幼兒能正確對待生活現象,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
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科學教學,就要以游戲教學為基礎,做好教學鋪墊,再以自主探究引導和生活化滲透為手段,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讓幼兒能正確地認識世界,激發幼兒好奇心,為幼兒以后的人生成長做鋪墊。
參考文獻:
[1]周銀笑.游戲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