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摘? 要】家園合作在學前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學前教育有著重要意義。良好的家園合作有助于家長和幼兒園更加全面了解幼兒,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對幼兒進行合理的教育與指導。
【關鍵詞】家園合作;學前教育;行為習慣
家園合作,是指家庭與幼兒園作為教育幼兒的主體,在幼兒身心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兩者之間應該相互溝通、交流、合作、支持、配合達到相統一的學前教育活動。
一、學前教育中家園合作的重要意義
家長和教師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教育主體,要依托于家庭和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合理指導和教育,加強幼兒家長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
(一)有助于幼兒養成主動展示的習慣
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就是他們的家長,家長如何教育幼兒對幼兒的早期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并且,對幼兒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科學文化知識素養和身體健康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有著全方位的影響。
(二)有助于幼兒養成交流溝通的習慣
家長要與幼兒形成良好的交流溝通模式,同時也在為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奠定基礎。
(三)有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學前教育工作中,幼兒園不僅要不斷地創新、改革、提高本園的辦學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還要考慮幼兒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是否能通過這些教育方法手段得以發展。
二、學前教育中家園合作的現狀
在學前教育中,家長和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施教者,有責任和義務對幼兒實施良好的教育。縱觀現狀,就目前學前教育實踐中,幼兒園與家庭合作狀況并不理想,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總結歸納起來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作交流缺乏雙向性
家園合作離不開家長和幼兒教師,雙方均為教育幼兒的主體,兩者之間都應該成為有關幼兒信息的傳送者和接受者。
(二)合作觀念缺乏同一性
家長和幼兒教師不明確學前教育的觀點,家園作用的不均衡,使家園合作中誰處于主體地位成為學前教育中的顯著問題之一。在現有的家園合作學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較幼兒家庭承擔了過多的責任,家庭在主體地位相對突出的情況下教育作用卻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三)合作方式缺乏多樣性
為了家長和幼兒之間能保持一種積極健康的合作交流方式,能讓家長主動并意愿參與到教育幼兒培養過程中來,幼兒園應該拓寬并實施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能更好地促進交流溝通的途徑。
三、家園合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觀念守舊
在教育觀念上許多家長依舊是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對于幼兒園新的教學方式不能做到積極的配合,甚至有的還會產生質疑,這要求家長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觀念,跟上幼兒園的教學步伐,積極響應幼兒園的號召,與教師做好配合工作。
(二)缺乏溝通的意識和行為
一方面,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一些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很頑皮,也礙于面子不好意思主動與教師交流溝通,生怕教師在某一方面說孩子的不好,覺得丟面子。
(三)家園合作制度不完善
作為一種家園管理制度模式,家園合作的另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合作制度的不完善。傳統家園互動合作模式難以滿足現代家園合作的現狀。
四、促進學前教育中家園合作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總的來說,家長的教育觀念間接或是直接都在影響幼兒早期觀念的形成,大致包括兩方面,一是科學文化素質,二是道德準則素養。
(二)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利用家長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請一些家長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讓幼兒在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下,獲得健康的發展。
(三)完善家園合作制度
制訂規章制度是為了解決家園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了家園合作的系統性,為家園合作的實施提供了保障機制。
(四)創新家園合作形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幼兒園還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通 “線上幼兒園”,目的是讓家長隨時隨地了解幼兒園課程及幼兒在園中的行為表現;開通 “家園合作微信平臺”,讓此類微信平臺成為分享家長肯定幼兒教師之間合作內容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許海英.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園合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秦君.家庭教育中的幼兒行為習慣教育[J].文教資料,2005(02).